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路检专利>正文

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99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8
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内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感应装置、电磁阀、射流管、常闭压力开关和静态混合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通过感应装置传递信号至电磁阀,电磁阀控制水流进入射流管,经过射流管的水流压力增大,达到常闭压力开关的设定值,给与臭氧发生器信号,臭氧通过通气管进入射流管内,水流与臭氧经过电磁阀后进入静态混合管,静态混合管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实现臭氧溶解率>95%;出水口处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相连接,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出水口处的臭氧含量,当臭氧含量大于设定值时,传感器强制断电,同步关闭电磁阀,同时控制臭氧发生器关闭,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


技术介绍

1、为了卫生方便以及节水环保,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以及需要高卫生标准的场所采用感应式水龙头,但目前传统式的感应式水龙头仅仅是实现了“非接触启停”的功能,无法实现杀灭残留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常规的化学消毒剂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需要频繁维护;臭氧作为一种广谱、高效且快速的杀菌剂,能迅速杀灭人和病毒致病的各种病菌、病毒以及微生物,特别是臭氧溶解在水中后,有更强、更快的杀菌作用,且无二次污染,所以采用臭氧对水进行处理,是效果极佳的方式;但目前存在的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存在以下的不足点:1、因混合结构的限制,臭氧与水的混合效率较低,无法达到好的杀菌效果;2、具有臭氧泄露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感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感应装置(2)、电磁阀(3)、射流管(4)和常闭压力开关(5),所述感应装置(2)的前端与壳体(100)外侧连通作为感应输入端,所述感应装置(2)的后端设置有两根输出导线分别与臭氧发生器(1)和电磁阀(3)相连;所述臭氧发生器(1)上设置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的进气口(111)与臭氧发生器(1)的相连接,所述通气管(11)的出气口(112)与射流管(4)的喉部(41)相连,所述射流管(4)的顶端连接在进水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感应装置(2)、电磁阀(3)、射流管(4)和常闭压力开关(5),所述感应装置(2)的前端与壳体(100)外侧连通作为感应输入端,所述感应装置(2)的后端设置有两根输出导线分别与臭氧发生器(1)和电磁阀(3)相连;所述臭氧发生器(1)上设置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的进气口(111)与臭氧发生器(1)的相连接,所述通气管(11)的出气口(112)与射流管(4)的喉部(41)相连,所述射流管(4)的顶端连接在进水口(101)处,所述射流管(4)的下端连接有常闭压力开关(5),底端连通有电磁阀(3),所述常闭压力开关(5)之间通过导线与臭氧发生器(1)连接;所述电磁阀(3)与静态混合管(6)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2)设置在臭氧发生器(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感应水龙头臭氧杀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管(4)设置在臭氧发生器(1)的右侧,所述射流管(4)顶端至喉部(41)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喉部(41)至射流管(4)底端内径逐渐变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路检
申请(专利权)人:赖路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