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类零件研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包括双模液力传动机构、流体研磨机构、机架和升降横梁组件,所述流体研磨机构设于机架上,所述升降横梁组件设于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能够自动结合和分离的滑动活塞和限位挡盘,能够在不同的位移驱动阶段,在不需要主动控制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联控模式和单控模式的自动切换。不仅如此,通过分体式的活塞组件,能够使得磨料淹没工件的过程中,中间腔体内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通过叶片能够使得工件和夹具在磨料纵向运动的同时进行水平旋转,从而对台阶或凹槽特征的内转角处进行打磨和去毛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类零件研磨,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1、汽车变速箱换挡轴上的结构特征较为复杂,除了台阶和凹槽之外,一般来讲,直径与轴接近的齿轮也会直接加工在轴上,直径较大的齿轮则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变速箱换挡轴上的上述特征在加工完成之后都会存在毛刺;为了后续装配过程中精度和安全性,需要对加工完成的换挡轴进行去毛刺。
2、对于这种轴类零件的整体抛光,可以采用流体抛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混合了磨粒和各种液体的粘稠流体,使其单向或者往复经过零件表面,从而实现抛光和去毛刺的技术效果。
3、目前的流体抛光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并且还存在以下问题:
4、a:双向研磨时,由于是将磨料放置在两个活塞之间进行驱动的,因此在工件装夹完成之后,两个活塞之间的气体往往无法有效排出,导致磨料并没有接近充满整个腔室,影响研磨效果;
5、b:由于流体相对于零件是纵向流动的,因此对于环形台阶或者凹槽的内转角部位,流体经常是囤积在角落(不流动)的,因此这种研磨方式对内转角的研磨效果较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包括流体研磨机构(2)和机架(3),所述流体研磨机构(2)设于机架(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模液力传动机构(1)和升降横梁组件(4),所述升降横梁组件(4)设于机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顶杆(11)卡合滑动设于传动套筒(9)的一端,通过伸缩顶杆(11)能够拨动弹性卡台(22),使弹性卡台(22)发生形变,所述双模液力传动机构(1)还包括顶杆保持弹簧(6),所述顶杆保持弹簧(6)设于伸缩顶杆(11)和传动套筒(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包括流体研磨机构(2)和机架(3),所述流体研磨机构(2)设于机架(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模液力传动机构(1)和升降横梁组件(4),所述升降横梁组件(4)设于机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顶杆(11)卡合滑动设于传动套筒(9)的一端,通过伸缩顶杆(11)能够拨动弹性卡台(22),使弹性卡台(22)发生形变,所述双模液力传动机构(1)还包括顶杆保持弹簧(6),所述顶杆保持弹簧(6)设于伸缩顶杆(11)和传动套筒(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研磨机构(2)包括液压缸(23),所述液压缸(23)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机架(3)和升降横梁组件(4)上,传动套筒(9)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液压缸(23)连接的接头,传动套筒(9)和液压缸(23)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液压缸(23)的外壳上固接有连接套筒(38),下方的液压缸(23)的滑杆上设有一体式活塞(25),上方的液压缸(23)的滑杆上设有分体式活塞(26),一体式活塞(25)和分体式活塞(26)均卡合滑动设于连接套筒(3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轴的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活塞(26)由中心活塞盘(30)和浮动圈(31)组成,中心活塞盘(30)和浮动圈(31)紧贴时,底部设置有弧形穹顶(32),所述中心活塞盘(30)和浮动圈(31)之间设有浮圈弹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健,宋银生,冯美红,李昌泽,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