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52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缝合器主体、端部保护壳、锁紧机构、辅助机构、连接绳组件和气管组件,锁紧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位置孔中的锁紧套,锁紧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锁紧套的开口端内壁位置固定设置有弹性体,当针套伸入第一位置孔中时,控制锁紧套在第一位置孔中移动,当锁紧套上的弹性体卡合进入针套外圈处的环形卡槽中时,针套被固定在锁紧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实现了将硬膜拉起方便缝合、缝合、缝合时调整位置、打结、降解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狭窄的颅底同时放置打结机构、缝合机构、内窥镜机构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


技术介绍

1、考虑到硬膜层(硬脑膜)贴附在颅底,不易剥离,因此缝合难度较大,通过常规的筋膜缝合器无法缝合颅底的硬脑膜;且颅底空间狭小,不易同时放置打结机构、缝合机构、内窥镜机构等,因此,手术难度大,可操作空间小。

2、因此,提出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同时实现了将硬膜拉起方便缝合、缝合、缝合时调整位置、打结、降解的目的,可操作空间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包括:

3、缝合器主体,缝合器主体作为主体支撑,缝合器主体的其中一端表面设置有第一位置孔和第二位置孔;

4、端部保护壳,端部保护壳设置在缝合器主体的其中一端并用于设置缝合机构及第一驱动机构;

5、其中,缝合机构包括缝合针和针套,缝合针为弯曲的针状结构,针套可分离的套设在缝合针的水平段上,第一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42)、缝合线(14)、硬膜拉持器(19)和端板(20)采用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以及胶原蛋白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51),第二驱动轴(51)与端部保护壳(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孔(15)和第二位置孔(17)分布在绕第二驱动轴(51)为轴的圆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42)、缝合线(14)、硬膜拉持器(19)和端板(20)采用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以及胶原蛋白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51),第二驱动轴(51)与端部保护壳(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孔(15)和第二位置孔(17)分布在绕第二驱动轴(51)为轴的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主体(1)远离端部保护壳(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包括手环(61)和拉杆(62),拉杆(62)滑动设置在缝合器主体(1)中并用于拉持连接绳组件(7),手环(61)固定连接在拉杆(62)贯穿至缝合器主体(1)外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经鼻颅底硬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42)的外圈处设置有线沟槽(43),所述锁紧套(31)上设置有第二穿孔(32),所述缝合器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孔(13),缝合用的缝合线(14)依次活动穿过第一穿孔(13)、第二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李兰胡胜利陈焕然全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