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注射的时序控释的智能界面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脊髓损伤修复是骨科临床治疗中的重大难题,主要困难在于急性期炎症激活、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瘢痕形成这三大病理进程阻碍了脊髓再生。同时,脊髓损伤过程中各病理过程规律并不明确,如何实现脊髓损伤后免疫炎症、瘢痕修复的有序调控是脊髓损伤修复材料面临的难题。
2、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为脊髓损伤等的修复提供了新策略。现虽有具有时序控释功能的可注射微纳复合微球的报道,但其并非用于脊髓损伤修复。针对脊髓损伤修复,微球中所需负载的材料会有所不同,由此使得微球的制备需要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负载量,如何保证纳米微球的时序控释和生物活性等,则需不断探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注射的时序控释的智能界面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可注射的时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射的时序控释的智能界面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液中CNF-BDNF纤维的浓度为1~6w/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在用去离子水分散之前,需用0.4~0.6w/v%的NaOH溶液洗涤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取代度为85%~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的时序控释的智能界面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液中cnf-bdnf纤维的浓度为1~6w/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在用去离子水分散之前,需用0.4~0.6w/v%的naoh溶液洗涤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取代度为85%~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取代度为88%~9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