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传感器,特别是指一种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和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对新材料性能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人为设计与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超材料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超材料通常指以自然界常规材料为基底,通过人为设计的微结构作为基本单元,经过周期性排列,实现自然材料中罕见或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的人工功能材料。超材料不寻常的特殊性质由其微结构的几何构型决定,受设计参数和组分材料的影响,但与组分材料本身的性质没有联系。超材料的研究在力学、热学、声学和光学等领域广泛开展,其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方面。
2、目前,柔性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如智能蒙皮、电子皮肤、柔性电子器件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等特性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以及可穿戴电子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疗方面,利用液态金属水凝胶构建与组织力学适配的电子接口且界面化学友好的生物电子接口在柔性电子应用中具有重要优势。在超材料领域,柔性结构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平面内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单胞结构组成的三维结构,所述单胞结构包括第一立方体块和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侧边连接的螺旋微结构;所述三维结构中心位置设置点缺陷结构,所述点缺陷结构包括第二立方体块和与所述第二立方体块侧边连接的螺旋微结构;所述第二立方体块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的边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方体块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平面内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单胞结构组成的三维结构,所述单胞结构包括第一立方体块和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侧边连接的螺旋微结构;所述三维结构中心位置设置点缺陷结构,所述点缺陷结构包括第二立方体块和与所述第二立方体块侧边连接的螺旋微结构;所述第二立方体块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的边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方体块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结构包括一个第一立方体块和四个螺旋微结构,四个所述螺旋微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方体块的四个侧面连接,且四个所述螺旋微结构呈十字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微结构超材料的柔性共形无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缺陷结构包括一个第二立方体块和四个螺旋微结构,四个所述螺旋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东佳,宋小宁,李政阳,张杰,邬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