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报警,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报警及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电动车的停放与充电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众多场所,如居民小区、商场、工厂等都设有充电棚。然而,电动车因电气故障、电池老化等原因易引发火灾,且电动车燃烧速度快、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因此许多充电棚配备了灭火器。
2、然而,电动车在充电棚内通常成排放置,由于灭火器只能垂直向下喷射,作业范围较小,当火源不在灭火器正下方时,无法有效覆盖火源,导致灭火效果不佳甚至无法灭火。而且,在灭火器使用过程中,随着灭火剂的消耗,其内部压力会逐渐减小,导致后期喷射压力不足,灭火剂容易被外焰阻挡,无法有效扑灭火源。此外,当一个灭火器内的灭火剂喷射完毕后,若没有相应的检测措施,在火源未被完全扑灭的情况下,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会使火势重新扩大。
3、如公开号cn11902807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基于自动监测、报警和灭火的电动自行车棚灭火系统及方法,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火灾监测模块、火灾预测模块、火灾分析模块和报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报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充电棚内的报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棚的内顶壁设置有多个感烟探测器,所述报警控制器上设置有多个感光探测器;
2.一种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中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棚的顶部并与每个感烟探测器相邻处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均固定连接有灭火器瓶体,所述充电棚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相连通,所述灭火器瓶体设置在充电棚的内顶部,所述灭火器瓶体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能够在灭火器瓶体内部滑动挤压灭火剂,所述灭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报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充电棚内的报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棚的内顶壁设置有多个感烟探测器,所述报警控制器上设置有多个感光探测器;
2.一种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中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棚的顶部并与每个感烟探测器相邻处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均固定连接有灭火器瓶体,所述充电棚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相连通,所述灭火器瓶体设置在充电棚的内顶部,所述灭火器瓶体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能够在灭火器瓶体内部滑动挤压灭火剂,所述灭火器瓶体出口处设置有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在灭火器瓶体远离充电棚一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在灭火剂喷出时在固定件内部转动,所述固定件远离灭火器瓶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在灭火剂喷出时在固定件内部往复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周向阵列分布有多个挡板,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偏心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挡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筒,所述第一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板的一端延伸出第一气筒且与凸轮相接触,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筒远离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气筒,所述送气筒远离第一气筒的一端贯穿压板,所述送气筒与灭火器瓶体顶部的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气筒的顶端设置有与送气筒连通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筒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气筒的第一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充电棚火灾自动监测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筒,所述第二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板的一端延伸出第二气筒且与凸轮相接触,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筒的内顶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民军,吴书森,
申请(专利权)人:京开消防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