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3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切出冷镦钢圆柱体;在冷镦钢圆柱体的上端面向下冷镦出第一定位孔,在冷镦钢圆柱体的下端面向上冷镦出第二定位孔,形成第一冷镦胚体;沿第一冷镦胚体的第一定位孔向下冷镦以及沿第二定位孔向上冷镦,形成第二冷镦胚体;沿第二冷镦胚体的第一倒角腔向下冷镦形成第三冷镦胚体;沿第三冷镦胚体的第二倒角腔向下冷镦形成第四冷镦胚体;沿第四冷镦胚体的第二台阶腔向下冷镦,将第二台阶腔与第三定位孔贯通,形成芯轴毛坯件;在冷镦过程中,冷镦钢圆柱体成型至芯轴毛坯件过程中,外径不发生变化仅轻微发生变化,冷镦成型过程中减少脱碳层局部挤压聚集,保证后序加工能将脱碳层去除,避免了软点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轴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


技术介绍

1、芯轴是皮带轮的关键零部件,芯轴通常是通过轴承钢的棒料进行轴向的钻孔、车孔、镗孔、车端面等步骤获得芯轴毛坯件;但上述步骤工序较多,工艺复杂,棒料的利用率较低,进而造成的生产芯轴的成本较高。

2、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芯轴强度及耐磨性等性能指标,申请人对芯轴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多种尝试。申请人尝试采用冷镦工艺制备芯轴,常规冷镦工艺,镦锻比会设定在1.2左右,冷镦形成外径为29.4mm左右的芯轴毛坯件时,采用标准外径为24mm冷镦圆柱体01,在对冷镦圆柱体进行镦粗的过程中,冷镦圆柱体外周壁表面的脱碳层001局部较深,如图13所示。这样冷镦直径为29.4mm的芯轴毛坯件5后进行调质、磨削、高频淬火,磨削过程中,芯轴毛坯件5表面脱碳层001不能全部磨削掉而出现软点,影响材料的表面硬度;需要给予芯轴毛坯件5更大的切屑余量才能完全将脱碳层001除去,这样增加了磨削时间与生产成本,降低材料利用率;此外采用外径为24mm冷镦圆柱体01,在冷镦形成29.4mm左右的芯轴毛坯件5时,由于芯轴毛坯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轴向高度小于芯轴毛坯件的轴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冷镦胚体高度,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冷镦胚体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冷镦胚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冷镦胚体高度,所述第一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轴向高度小于芯轴毛坯件的轴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冷镦胚体高度,所述冷镦钢圆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冷镦胚体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冷镦胚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冷镦胚体高度,所述第一冷镦胚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冷镦胚体外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倒角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高度小于第一倒角腔的高度;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定位孔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芯轴的冷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第二冷镦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武蒋永伟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