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板组件、电解小室及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28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极板组件、电解小室及电解槽,应用于电解槽技术领域。该双极板组件包括双极板与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框与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框位于所述双极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框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双极板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框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凸起,所述双极板与所述第一密封框组装时所述第一密封圈被挤压至与所述第一表面持平,所述双极板组件与膜电极组装时所述第一密封圈被挤压至与所述第二表面持平。从而能提高密封界面压力的稳定性,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解槽,特别涉及一种双极板组件、电解小室及电解槽


技术介绍

1、电解槽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通过给设备通电将水电解成氢气及氧气,将电能转化成储存在氢气中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转化。电解槽通常采用固态电解质(质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实现电解槽内部的“零间隙”设计,极大地降低电解槽的接触电阻,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为高压运行提供保障,电解槽输出压力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后续氢气的压缩能耗。然而,目前电解槽多采用多层电解小室逐层叠加的形式,电解小室包括膜电极、阳极双极板以及阴极双极板,膜电极与阳极双极板、阴极双极板之间通常使用塑料框和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或硅橡胶垫片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材料在长时间的挤压作用下应力松弛的情况会越专利技术显,使得密封材料发生惰性变形,导致密封界面压力减小,造成密封失效,出现局部泄漏、垫片被气体吹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双极板组件、电解小室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包括主体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位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外周,所述主体区域相对所述边框区域凸起形成第一高度,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主体区域的外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一密封框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区域包括流道区和分配区,所述双极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分配区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包括主体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位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外周,所述主体区域相对所述边框区域凸起形成第一高度,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主体区域的外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一密封框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区域包括流道区和分配区,所述双极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分配区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包括阳极侧和阴极侧,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阳极密封件和阴极密封件,所述阳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阳极侧,所述阴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程常昊郭存心郑阳艾贤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