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14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属于新能源利用与水处理领域。该技术系统包括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S1)、储能系统(S2)、电解单元(S3)、氢气收集贮存系统(S4)、氧气收集贮存系统(S5)、智能调配系统(S6)。将经风能、太阳能等直接或经储能设施储存后,用于电解污水、尾水、矿坑涌水等废水、或废水经预处理后的调配水、或达标处理后的尾水等非常规水资源,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经收集和贮存作为氢能和氧气资源,整体上由智能调配系统根据风能/太阳能发电量、电解过程能源需求、电解水源瞬时量、电解水水质等调配电能分配、污水预处理水平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电能的合理利用、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少尾水排放等,具有碳污协同减排和增加碳汇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利用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的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绿色、清洁的能源形式被广泛推广。然而,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此类新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直接并网存在功率调节难、弃风弃光等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储能技术被视为关键路径。目前主流的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等。这些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各具优势,但也普遍面临以下限制:首先,抽水蓄能对地形条件要求高,仅适用于具备高低落差的山区或特殊地理区域,制约其大范围布局;其次,电化学储能虽然响应速度快、调节灵活,但存在储能效率衰减、循环寿命有限、电池热管理困难等问题,且其生产、报废及回收过程伴随一定环境污染;再次,部分储能技术在制造环节仍高度依赖金属矿物或化石材料,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因此,新能源的储存利用成为关键技术瓶颈之一,现有储能方式如电池储能存在使用成本高、可再生性质差、生产过程污染等问题亟需探索更具可持续性的储能转化路径。</p>

2、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S1)、储能系统(S2)、电解单元(S3)、氢气收集贮存系统(S4)、氧气收集贮存系统(S5)、智能调配系统(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或风能/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作为电解水的能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储能系统为用于储存经S1产生的超过电解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s1)、储能系统(s2)、电解单元(s3)、氢气收集贮存系统(s4)、氧气收集贮存系统(s5)、智能调配系统(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或风能/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作为电解水的能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解非常规水资源制氢制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储能系统为用于储存经s1产生的超过电解单元用电需求的剩余电能,并在s1产生的电能不足以满足电解单元运行时,作为备用电源向电解单元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学肖懿尤卓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