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0624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命名为g‑C3N4/LiAlH4,g‑C3N4:LiAlH4=1‑5:5‑10,宏观形态为固态纳米颗粒状,颗粒尺寸10‑20nm。制备方法为:称取LiAlH4和无水LiI溶解于乙醚中,滤除去不溶物,形成溶液A;称取g‑C3N4溶解于乙醚中,超声处理后形成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形成溶液C;用半导体制冷器将正戊烷降温至‑10‑0℃;开启超声剪切分散使正戊烷液面不起伏;吸取溶液C,在超声开启期间逐滴加入正戊烷中,形成悬浊液D;将悬浊液D离心或抽滤获得沉淀物;将沉淀物真空干燥,获得g‑C3N4/LiAlH4。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反溶剂法实现LiAlH4纳米化负载于g‑C3N4,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工艺简单,优化了LiAlH4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在固态储氢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
,氢能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被视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难题。传统的液态和气态储氢方式存在安全性低、能耗高等问题,因此,固态储氢技术因其高储氢容量和良好的安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2、lialh4作为一种高密度固态储氢材料,理论上具有高达7.9wt%的质量储氢密度,且其脱氢温度相对较低,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储氢候选材料。然而,lialh4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放氢速度缓慢和可逆性差的挑战,限制了其在车载储氢等领域的应用。现有技术中,通过纳米化和催化剂改性改善lialh4的储氢性能已被广泛研究。例如,通过机械球磨将lialh4纳米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放氢速率,但该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且纳米颗粒易团聚,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专利文献(cn 118491553 a)公开了一种n-rgo@nico/lialh4复合材料,通过水热合成和浸渍法将nico催化剂负载于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命名为g-C3N4/LiAlH4,各组分的质量比范围g-C3N4:LiAlH4=1-5:5-10,所述复合材料的宏观形态为固态纳米颗粒状,颗粒尺寸10-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比为g-C3N4:LiAlH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LiAlH4与无水LiI的摩尔比为10-30...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命名为g-c3n4/lialh4,各组分的质量比范围g-c3n4:lialh4=1-5:5-10,所述复合材料的宏观形态为固态纳米颗粒状,颗粒尺寸10-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溶剂法的g-c3n4负载lialh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比为g-c3n4:lialh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lialh4与无水lii的摩尔比为10-3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昌胡启临潘洪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