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自动化,具体涉及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堆石坝施工中,碾压机的压实作业对坝体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碾压作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质量波动大、安全隐患等问题。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无人碾压机,但多机协同作业时存在以下问题:
2、1. 多机作业时,碾压轮之间的重叠区域压实质量难以保证;
3、2. 缺乏对多机联合压实质量的实时评价与动态调整;
4、3. 现有系统无法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如点云、imu数据)进行协同控制参数的优化。
5、虽然现有技术(cn112982278a)提出了无人碾压机单机控制系统,但未解决多机协同时的振动干涉和压实均匀性问题。技术(cn113550248b)虽涉及压实度评估,但未建立重叠区交互效应模型。
6、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时评价联合压实质量并动态调整多机协同控制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交互效应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联合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基于评价调整多机协同控制策略,然后在预测控制框架实现动态调整,其中,所述多机协同控制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交互效应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联合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基于评价调整多机协同控制策略,然后在预测控制框架实现动态调整,其中,所述多机协同控制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联合压实质量评价的多机协同无人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交互效应项,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绍春,廖国龙,朱钢,陈虎森,邓铁斌,韩文静,肖普,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振冲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