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12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可溶性微针(DMN),将此微针固定于静电纺丝接收器上,使用含有氨甲环酸TA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即TA‑PVP‑DMN。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工艺简单、表皮渗透率高,同时能够避免氨甲环酸全身用药引起的安全性问题,最终可达到安全、有效地改善面部色素沉着和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性疾病,以不规则的高色素斑或斑块为特征,最常见于肤色较深的女性。目前治疗黄褐斑的口服和注射制剂存在临床用药安全性低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治疗黄褐斑的新型药物。

2、氨甲环酸作为治疗黄褐斑的一种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3的表达,抑制纤溶酶原/纤溶酶途径以及与酪氨酸酶产生竞争性抑制等来抑制黑色素合成过程。通常氨甲环酸可以口服、皮内、局部和经表皮等方式用于治疗黄褐斑。但是口服和皮内用药,易产生血栓、肺部栓塞等副作用。因此,以透皮贴剂在黄褐斑患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更安全有效。

3、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简便、可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电纺出的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特性,制备氨甲环酸静电纺丝膜可任意剪裁尺寸,适用于局部治疗。然而由于氨甲环酸的水溶性极大,虽然可快速溶解释放,但不易透过脂溶性皮肤,造成皮肤渗透的困难。

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透皮贴剂,以解决氨甲环酸低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可溶性微针DMN,将所述可溶性微针固定于静电纺丝接收器上,使用含有氨甲环酸TA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所述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即TA-PVP-D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VP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化处理的方式为:-0.095MPa下,55℃真空干燥3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可溶性微针dmn,将所述可溶性微针固定于静电纺丝接收器上,使用含有氨甲环酸ta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所述微针-氨甲环酸纳米纤维膜,即ta-pvp-d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vp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化处理的方式为:-0.095mpa下,55℃真空干燥3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vp与pcl的质量比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阳陈蓉刘晶苗文海韦梦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