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549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LCP铜箔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剥离强度测试方法,该LCP‑铜箔复合结构,其界面粘结层中多孔纳米填料的分散均匀性≤200nm,且含氟基团浓度梯度分布范围覆盖界面厚度的8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剥离强度测试方法,能够实现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剥离强度以及介电常数的优化,突破LCP‑铜箔界面粘结强度与高频损耗的矛盾限制,为5G/6G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基板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cp铜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液晶聚合物(lcp)薄膜因其超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成为5g毫米波天线、高频通信基板的核心材料。然而,lcp与铜箔界面结合存在以下问题:

2、热应力失配:lcp线膨胀系数与铜箔差异导致热压后界面分层;

3、介电损耗升高:传统粘结层含极性基团,增加高频信号传输损耗;

4、工艺控制不足:静态热压参数无法匹配聚酰亚胺前驱体固化动力学,产生气泡或欠固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剥离强度测试方法,能够实现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剥离强度以及介电常数的优化,突破lcp-铜箔界面粘结强度与高频损耗的矛盾限制,为5g/6g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基板材料。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了公开了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00中,多孔纳米填料为多孔纳米粒子,其表面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并接枝含氟单体,孔道内负载氟化基团;所述多孔纳米填料的添加量为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00中,含氟单体为四氟乙烯基丙烯酸酯或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其添加的质量比为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00中,多孔纳米填料为多孔纳米粒子,其表面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并接枝含氟单体,孔道内负载氟化基团;所述多孔纳米填料的添加量为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00中,含氟单体为四氟乙烯基丙烯酸酯或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其添加的质量比为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00中,旋转涂覆的离心力为2000~5000rpm,涂覆厚度为5~20μm;所述浓度梯度分布通过调节离心力大小与涂覆时间实现,其中lcp侧含氟基团浓度梯度递减速率为0.5%~1.5%/μm,铜箔侧递增速率为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p铜箔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00中,uv预固化的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新曾祖怡周文雅曾敏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