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48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7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BIM参数化建模工具构建桥梁三维模型,定义施工阶段参数,并提取桥梁的几何参数、材料属性、荷载分布及边界条件;S2、将桥梁沿中轴线离散化为若干空间节点,生成空间序列数据,通过用户交互界面调整节点密度,并将节点信息按空间顺序输入一维空间卷积网络;S3、结合结构力学微分方程构建物理约束,通过智能计算模块输出内力与挠度分布;S4、将计算结果与BIM模型通过IFC标准接口动态关联,驱动模型参数更新,形成“建模‑分析‑优化”闭环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建模技术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节段梁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结构形式,其设计与施工过程需兼顾结构安全性与经济性。传统方法中,桥梁建模多依赖通用bim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设计,但参数化程度不足,难以根据施工阶段动态调整模型属性;结构分析则通常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需依赖人工划分网格并反复迭代计算,效率较低且对复杂边界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此外,现有技术中bim模型与力学分析数据往往相互独立,设计优化时需手动同步更新,导致信息传递滞后,难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2、随着桥梁跨径与结构形式的复杂化,上述方法暴露出以下技术瓶颈:其一,传统离散化节点处理方式难以高效捕捉桥梁轴向力学行为的连续性,尤其在预应力筋布置、变截面设计等场景下,网格依赖性导致计算精度与效率失衡;其二,现有智能算法在桥梁分析中多聚焦于端到端的数据驱动预测,缺乏对结构力学微分方程的先验知识融合,易出现物理不合理的计算结果;其三,bim模型与力学分析结果的双向动态关联机制尚未完善,设计参数调整与结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提取的几何参数包括截面尺寸、跨径布置与预应力筋位置;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容重与徐变系数;荷载分布包括恒载、活载及施工临时荷载;边界条件涵盖支座类型、约束方向及刚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的智能计算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提取的几何参数包括截面尺寸、跨径布置与预应力筋位置;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容重与徐变系数;荷载分布包括恒载、活载及施工临时荷载;边界条件涵盖支座类型、约束方向及刚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的智能计算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节段梁桥数字化建模与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基函数库包括预设的多项式函数、三角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袁超郑和晖窦金行李国武曹利景黄涛李正田飞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