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0482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内核的组成包括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壳层包含多个层层叠加的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的组成包括大豆卵磷脂,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疏水区域包埋有疏水性药物,亲水区域包埋有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磷脂双分子层嵌插有玉米醇溶蛋白和胆固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能够同时包埋疏水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具有药物负载量大、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经皮渗透效果好等优点,在经皮给药制剂和护肤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递送,具体涉及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肤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市场上针对皮肤美白、抗氧化、消炎、祛痘等需求的功效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都存在功效成分种类单一、稳定性差、经皮渗透效率低、具有皮肤刺激性等问题。脂质体具有双亲性结构,其中空的亲水腔体可以进行亲水性活性物质的负载,同时磷脂分子疏水尾部聚集形成的疏水夹层又可以进行疏水性活性物质的封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递送载体,可以用于递送具有美白、抗氧化、消炎、祛痘等效果的活性物质。然而,由于脂质体存在结构的刚性差、组分的流动性大等问题,直接用其递送活性物质极易导致活性物质的泄露,而且其疏水夹层的空间十分有限,对于疏水性活性物质的封装效果较差,难以完全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2、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包埋亲-疏水性药物、药物负载量大、稳定性好、经皮渗透效果好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具有核-壳结构,内核的组成包括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壳层包含多个层层叠加的磷脂双分子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组成包括大豆卵磷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疏水区域包埋有疏水性药物,亲水区域包埋有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所述磷脂双分子层嵌插有玉米醇溶蛋白和胆固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1;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大豆卵磷脂、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5~10:1;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丝素蛋白、玉米醇溶蛋白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具有核-壳结构,内核的组成包括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壳层包含多个层层叠加的磷脂双分子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组成包括大豆卵磷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疏水区域包埋有疏水性药物,亲水区域包埋有丝素蛋白和亲水性药物;所述磷脂双分子层嵌插有玉米醇溶蛋白和胆固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1;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大豆卵磷脂、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5~10:1;所述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中的丝素蛋白、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药物包括维生素c、小檗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疏水性药物包括白藜芦醇、槲皮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药蛋白-磷脂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寿伟高宏敏卫书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