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427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相机,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相机包括本体和支架,支架包括支撑杆和两个连接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连接,并围合形成可供本体容纳的容纳空间,两个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本体的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支撑杆远离本体的一端的两侧开设有支撑斜面,支撑杆背向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底面;在对本体与支架之间进行小范围或大范围角度的转动时,两侧的支撑斜面可以与支撑台面或桌面接触,在对本体与支架之间进行中等范围角度的转动时,支撑底面与支撑台面或桌面接触,支撑斜面和支撑底面的设置可以增大支撑杆与支撑台面或桌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相机的支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相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摄影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便携性、操作便利性和拍摄灵活性方面。在相关技术中,为提高相机的便捷使用性,专利技术一种自带支架的相机,支架与相机转动连接,在相机使用时可以转动支架,以利于用户进行多角度拍摄。同时,支架与相机本体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并形成支撑,可以放置于桌面或台面进行拍照,但由于支架的底部通常为尖端设置,在支架与相机本体之间形成支撑并置于桌面或台面进行拍照时,相机整体的支撑稳定性不佳,容易导致相机整体翻倒,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相机,旨在提高相机的支撑稳定性、操作便利性以及灵活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相机,包括:

3、本体;和

4、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两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并围合形成可供所述本体容纳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本体的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面向所述第二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杆面向所述第一杆的一侧形成有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第一杆的设有第一球头柱塞,所述第一球头柱塞能与任一所述第一定位孔卡接;两个所述第一杆分别与所述本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二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任一所述第一限位块能与一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面向所述第二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杆面向所述第一杆的一侧形成有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第一杆的设有第一球头柱塞,所述第一球头柱塞能与任一所述第一定位孔卡接;两个所述第一杆分别与所述本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二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任一所述第一限位块能与一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面向所述第二杆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杆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围板,两所述围板与所述第二杆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滑块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面向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球头柱塞,所述本体面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球头柱塞能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水平李贤段友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