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双摄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30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翻盖结构以及后摄模组,所述摄像机本体一端安装有前摄镜头,所述摄像机本体侧部形成有握持部,所述翻盖结构通过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摄像机本体一侧,具有与所述摄像机本体贴合的收纳位置,和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呈夹角设置的拍摄位置,所述翻盖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朝向所述摄像机本体的侧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后摄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翻盖结构上的后摄镜头,所述后摄镜头具有与前摄镜头相背的拍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翻盖结构上多设计一个后摄模组,从而可以使摄像机具有前摄和/或后摄的拍摄模式。和/或后摄的拍摄模式。和/或后摄的拍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后双摄摄像机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机
,特别涉及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像机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
[0003]市面上现有的摄像机大多只具有单方向的拍摄范围,在学习、会议、聚会等场合中,使用原有的单方向的摄像机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家一起拍摄进去,而人工摇机切换又会丢失很多内容,为了能把自己和大家融入到一起,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找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专业的软件来处理,这样耗时长,代价大,而且得到后期处理的画面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前摄和/或后摄拍摄模式的手持摄像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包括:
[0006]摄像机本体,所述摄像机本体一端安装有前摄镜头,所述摄像机本体侧部形成有握持部;
[0007]翻盖结构,通过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摄像机本体一侧,具有与所述摄像机本体贴合的收纳位置,和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呈夹角设置的拍摄位置,所述翻盖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朝向所述摄像机本体的侧面设有显示屏;以及,
[0008]后摄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翻盖结构上的后摄镜头,所述后摄镜头具有与前摄镜头相背的拍摄范围。
[0009]优选地,所述翻盖结构包括:
[0010]盖体,包括相互拼接的上盖和安装框,以使得所述盖体呈中空设置;以及,
[0011]电路板,设于所述盖体的内部;
[0012]所述显示屏通过安装框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后摄模组还包括软排线,所述后摄镜头通过软排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上盖背向所述安装框一端设有补光灯。
[0015]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LCD屏。
[0016]优选地,所述摄像机本体包括:
[0017]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设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电源键、充电口及数据接口;
[0018]多个内部摄像元件,所述多个内部摄像元件与所述电源键、充电口及数据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内部摄像元件设于所述容设腔内。
[0019]优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
[0020]两个转轴,设于壳体外侧,所述两个转轴呈上下相对设置,其中一个转轴为中空结
构以与容设腔内部连通;以及,
[0021]安装台,设于所述上盖一端,所述安装台与所述两个转轴转动连接;
[0022]所述电路板通过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部的中空部分的数据线与容设腔内的主板电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翻盖结构处于拍摄位置时,与所述转动部安装于所述上盖的安装台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翻盖结构打开角度。
[0024]优选地,其中一个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台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转轴其中之一相抵接,以提供开闭所述翻盖结构的横向摩擦力。
[0025]优选地,所述摄像机本体上设有电池座;
[0026]所述前后双摄摄像机还包括外挂电池,所述外挂电池通过电池座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卡接固定,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内部电极电性连接。
[0027]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可以前后方向同时摄影的摄像机,以原有单摄摄像机为基础,在可展开的翻盖结构位置上重新设计,在显示屏的侧边安装后摄模组,用户可通过调整转轴方向和角度带动后摄镜头转动,从而轻松的让后摄像头对准不同角度和方位的进行拍摄,而不必移动摄像的方位,当摄像机前后同时摄像时,摄像机主板可以同步支持两路视频录制并实时处理,最终实现前摄和/或后摄视频。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前后双摄摄像机的一实施例(翻盖结构处于拍摄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前后双摄摄像机(翻盖结构处于收纳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中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1中后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图1中多个内部摄像元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0037][003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2]市面上现有的摄像机大多只具有单方向的拍摄范围,在学习、会议、聚会等场合中,使用原有的单方向的摄像机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家一起拍摄进去,而人工摇机切换又
会丢失很多内容,为了能把自己和大家融入到一起,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找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专业的软件来处理,这样耗时长,代价大,而且得到后期处理的画面效果不佳。
[004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前摄和/或后摄拍摄模式的手持摄像机,图1至图5为本技术前后双摄摄像机所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翻盖结构以及后摄模组,所述摄像机本体一端安装有前摄镜头,所述摄像机本体侧部形成有握持部,所述翻盖结构通过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摄像机本体一侧,具有与所述摄像机本体贴合的收纳位置,和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呈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双摄摄像机,具有前摄和/或后摄的拍摄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机本体,所述摄像机本体一端安装有前摄镜头,所述摄像机本体侧部形成有握持部;翻盖结构,通过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摄像机本体一侧,具有与所述摄像机本体贴合的收纳位置,和与所述摄像机本体呈夹角设置的拍摄位置,所述翻盖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朝向所述摄像机本体的侧面设有显示屏;以及,后摄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翻盖结构上的后摄镜头,所述后摄镜头具有与前摄镜头相背的拍摄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结构包括:盖体,包括相互拼接的上盖和安装框,以使得所述盖体呈中空设置;以及,电路板,设于所述盖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通过安装框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摄模组还包括软排线,所述后摄镜头通过软排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背向所述安装框一端设有补光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LCD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双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设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水平李贤段友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