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小平专利>正文

双轮延绳抬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2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轮延绳抬钓,涉及一种钓鱼工具,特别是一种抬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主钓竿,对竿轮和钓线构成,主钓竿由脚竿、摇竿装置、支架绕线盘组成,脚竿支部通过轴与支架连接,由摇竿装置控制,绕线盘上有离合器和齿轮装置使绕线盘操作方便,钓线上使用支线牌。整个抬钓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一人操作,并且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wo wheeled longline fish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ouble longline fishing, which relates to a fishing tool, in particular to a catch,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main rod, a rod on the wheel and a fishing line, the main rod by the foot pole, pole shaking device, winding bracket plate, foot pole branch through th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by shaking control rod device, winding disc clutch and gear device on the winding disc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fishing line extension card. The whole fishing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operated by one pers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双轮延绳抬钓涉及一种钓鱼工具,特别是一种抬钓。目前使用的抬钓是利用两只相同脚竿及其上面固定的滑轮将钓线连接,选择水面较窄的河段,二人协同操作;一人在此岸,一人在彼岸进行同步移动,一方放线,另一方倒线,进行垂钓。这种抬钓操作麻烦、适用范围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轮延绳抬钓,它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以一人操作、并且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主钓竿、对竿轮、钓线组成,主钓竿由脚竿、摇竿装置、支架、绕线盘组成;脚竿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泥板,顶端通过轴与支架连接,支架可在45°范围活动,由摇竿装置使支架呈0°;绕线盘在支架中部,绕线盘的主轴与支架垂直固定连接,绕线盘由主轴、上线轮、下线轮、手柄、离合器、拉柄构成,支架顶部并排固定有两支小滑轮,上线轮、下线轮用铜套或轴承与主轴连接,手柄在下线轮右侧,拉柄固定连接在主轴上,与主轴和支架形成的面垂直。主钓竿的绕线盘上的手柄,可由大齿轮、小齿轮、摇柄和齿轮固定架组成,小齿轮固定在主轴上,与主轴同心,大齿轮和小齿轮呈啮合状,大齿轮的轴固定在齿轮固定架上,由摇柄控制。主钓竿的绕线盘上的离合器是由弹簧、插销、控制开关、插孔组成,离合器在下线轮上,位置靠近主轴,插孔在上线轮右侧,与插销对应。钓线上连接有支线牌,支线牌由出线孔、绕线钩、芯轴、弹簧按钮、弹簧和挂钩组成;支线牌是中空的,在上部固定连接弹簧可使芯轴上下移动,绕线钩在支线牌外侧,出线孔在支线牌底部。主钓竿的摇竿装置由定位器、定位孔、弹簧组成,定位器在脚竿的顶端通过轴与脚竿连接,弹簧使定位器保持在使用状态。为了便于水面较窄的河段,本技术可采用偏支架,上滑轮与小滑轮,下滑轮与小滑轮将钓线连接。操作本技术时,将对竿轮插入水面对岸泥土中,然后将离合器的控制开关打开,上线轮和下线轮可进行反向旋转,可任意改变钓距。当钓距确定之后,将离合器的控制开关关上,然后将主钓竿的脚竿插入泥土中,然后转动手柄或者摇柄使下线轮围绕主轴转动,钓线延下线轮到小滑轮到小滑轮到小滑轮再到小滑轮,最后到上线轮运动,在钓线上按距离卡住多个支线牌放入水中进行垂钓。鱼儿上钓后,拉动拉柄,这样摇竿装置上的定位器卡住定位孔,使支架与脚竿呈0°,便于取鱼。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还可一个人操作,并且适用范围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采用齿轮传动的绕线盘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采用齿轮传动的绕线盘A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采用偏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采用偏支架的结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离合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支线牌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支线牌结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摇竿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主钓竿、对竿轮(26)、钓线(23)组成,主钓竿由脚竿(1)、摇竿装置(2)、支架(3)、绕线盘(4)组成;脚竿(1)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泥板(5),顶端通过轴(6)与支架(3)连接,支架(3)可在45°范围活动,由摇竿装置(2)使支架(3)呈0°;绕线盘(4)在支架(3)中部,绕线盘(4)的主轴(7)与支架(3)垂直固定连接,绕线盘(4)由主轴(7)、上线轮(9)、下线轮(8)、手柄(10)、离合器(11)、拉柄(38)构成,支架(3)顶部并排固定有两支小滑轮(12)、(13),上线轮(9)、下线轮(8)用铜套或轴承与主轴(7)连接,手柄(10)在下线轮(8)右侧,拉柄(38)固定连接在主轴(7)上,与主轴(7)和支架(3)形成的面垂直。主钓竿的绕线盘(4)上的手柄(10),可由大齿轮(14)、小齿轮(15)、摇柄(16)和齿轮固定架(17)组成,小齿轮(15)固定在主轴(7)上,与主轴(7)同心,大齿轮(14)和小齿轮(15)呈啮合状,大齿轮(14)的轴固定在齿轮固定架(17)上,由摇柄(16)控制。主钓竿的绕线盘(4)上的离合器(11)是由弹簧(18)、插销(19)、控制开关(20)、插孔(21)组成,离合器(11)在下线轮(8)上,位置靠近主轴(7),插孔(21)在上线轮(9)右侧,与插销(19)对应。钓线(23)上连接有支线牌(22),支线牌(22)由出线孔(27)、绕线钩(28)、芯轴(29)、弹簧按钮(30)、弹簧(31)和挂钩(32)组成;支线牌(22)是中空的,在上部固定连接弹簧(31)可使芯轴(29)上下移动,绕线钩(28)在支线牌外侧,出线孔(27)在支线牌(22)底部。主钓竿的摇竿装置(2)由定位器(33)、定位孔(34)、弹簧(36)组成,定位器(33)在脚竿(1)的顶端通过轴(35)与脚竿(1)连接,弹簧(36)使定位器(33)保持在使用状态。为了便于水面较窄的河段,本技术可采用偏支架(37),上滑轮(9)与小滑轮(24),下滑轮(8)与小滑轮(25)将钓线连接。操作本技术时,将对竿轮(26)插入水面对岸泥土中,然后将离合器(11)的控制开关(20)打开,上线轮(9)和下线轮(8)可进行反向旋转,可任意改变钓距。当钓距确定之后,将离合器(11)的控制开关(20)关上,然后将主钓竿的脚竿(1)插入泥土中,然后转动手柄(10)或者摇柄(16)使下线轮(8)围绕主轴(7)转动,钓线(23)延下线轮(8)到小滑轮(12)到小滑轮(25)到小滑轮(24)再到小滑轮(13),最后到上线轮(9)运动,在钓线(23)上按距离卡住多个支线牌(22)放入水中进行垂钓。鱼儿上钓后,拉动拉柄(38),这样摇竿装置(2)上的定位器(33)卡住定位孔(34),使支架(3)与脚竿(1)呈0°,便于取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轮延绳抬钓,由主钓竿、对竿轮(26)、钓线(23)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钓竿由脚竿(1)、摇竿装置(2)、支架(3)、绕线盘(4)组成;脚竿(1)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泥板(5),顶端通过轴(6)与支架(3)连接,支架(3)可在45°范围活动,由摇竿装置(2)使支架(3)呈0°;绕线盘(4)在支架(3)中部,绕线盘(4)的主轴(7)与支架(3)垂直固定连接,绕线盘(4)由主轴(7)、上线轮(9)、下线轮(8)、手柄(10)、离合器(11)、拉柄(38)构成,支架(3)顶部并排固定有两支小滑轮(12)、(13),上线轮(9)、下线轮(8)用铜套或轴承与主轴(7)连接,手柄(10)在下线轮(8)右侧,拉柄(12)固定连接在主轴(7)上,与主轴(7)和支架(3)形成的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轮延绳抬钓,由主钓竿、对竿轮(26)、钓线(23)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钓竿由脚竿(1)、摇竿装置(2)、支架(3)、绕线盘(4)组成;脚竿(1)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泥板(5),顶端通过轴(6)与支架(3)连接,支架(3)可在45°范围活动,由摇竿装置(2)使支架(3)呈0°;绕线盘(4)在支架(3)中部,绕线盘(4)的主轴(7)与支架(3)垂直固定连接,绕线盘(4)由主轴(7)、上线轮(9)、下线轮(8)、手柄(10)、离合器(11)、拉柄(38)构成,支架(3)顶部并排固定有两支小滑轮(12)、(13),上线轮(9)、下线轮(8)用铜套或轴承与主轴(7)连接,手柄(10)在下线轮(8)右侧,拉柄(12)固定连接在主轴(7)上,与主轴(7)和支架(3)形成的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延绳抬钓,其特征在于主钓竿的绕线盘(4)上的手柄(10),可由大齿轮(14)、小齿轮(15)、摇柄(16)和齿轮固定架(17)组成,小齿轮(15)固定在主轴(7)上,与主轴(7)同心,大齿轮(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石小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