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系统作为能量存储和转换的关键组件,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电池系统在高功率输出和高能量密度下的安全运行,有效的热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液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热管理手段,通过液体介质的循环流动来吸收和传递电池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目的。
2、在现有的液冷系统中,液冷板通常被设计为紧贴电池模块,以实现最佳的热交换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液冷板设置在导电排所在的一侧时,容易发生液冷板与导电排接触后导致导电排变形或者刮伤导电排的可能性,影响电池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板设置在导电排所在的一侧时,容易发生液冷板与导电排接触后导致导电排变形或者刮伤导电排的可能性,影响电池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单体电池,单体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0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单元(01)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01)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液冷部件(20),所述支撑部(22)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01)中的单体电池(10)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121)和第二极柱(122),所述第一极柱(121)和所述第二极柱(122)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1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极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0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单元(01)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01)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液冷部件(20),所述支撑部(22)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01)中的单体电池(10)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121)和第二极柱(122),所述第一极柱(121)和所述第二极柱(122)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1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极柱(121)和所述第二极柱(122)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所述导电排包括第一导电排(31)和第二导电排(32),每个所述电池单元(01)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排(31)和所述第二导电排(32),所述第一导电排(31)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柱(121)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排(3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柱(1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01)的第一导电排(31)和第二导电排(32)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分布,所述支撑部(22)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排(31)和所述第二导电排(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单元(01)至所述第一液冷部件(20)的方向,所述第一导电排(31)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导电排(32)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液冷板(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嵘,曾双强,周红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