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080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包括相配合安装的上模和下模,在上模的入料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凸台,在凸台范围内设置有沿入料方向贯通的中部入料孔;在上模的入料侧,在凸台的外围设置有外围弧形入料孔,凸台的入料侧面齐平于或者高于外围弧形入料孔的入料侧面;外围弧形入料孔内设置有多个外围分流桥,外围分流桥的入料侧面低于外围弧形入料孔的入料侧面,外围分流桥将外围弧形入料孔的出料侧划分为多个外围分流孔,外围分流孔沿入料方向贯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入料中间慢、外围快的效果,可更加细致准确地控制各部分的流量和流速,因此供料效果较佳,型材成型度较好,能够实现中部为空、外围形状复杂的型材的高质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挤压模具,具体地涉及一种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1、以铝型材为例,型材挤压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对原料铝棒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从模具的模孔或模孔与模芯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获得所需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型材。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在出料时型材的截面形状各处速度一致,具体为通过挤压模具内部结构的设计控制其中的流量分布情况,使各处的流量情况与截面形状相匹配,否则无法生产出截面形状理想的平直条形的型材。对于例如图5所示截面形状的型材,其截面尺寸较大,整体的中心位置为空,周围侧壁还具有空腔、螺丝孔位、悬臂等结构,因此外围需要有相对充足的入料。而内侧也需要有一定的入料,从而使内外两侧的铝料在模孔处进行焊合过程。同时,由于铝棒是对准挤压模具中部进行挤压、分流入料的,所以通常而言,与外围相比,中部的流速、流量会更快。这便造成此类型材难以成型的问题,采用现有常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模具,会出现局部结构成型不理想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解决现有挤压模具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包括相配合安装的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的入料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凸台(3),在凸台(3)范围内设置有沿入料方向贯通的中部入料孔(4);在上模(1)的入料侧,在凸台(3)的外围设置有外围弧形入料孔(5),凸台(3)的入料侧面齐平于或者高于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入料侧面;外围弧形入料孔(5)内设置有多个外围分流桥(6),外围分流桥(6)的入料侧面低于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入料侧面,外围分流桥(6)将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出料侧划分为多个外围分流孔(7),外围分流孔(7)沿入料方向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塔式分控流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包括相配合安装的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的入料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凸台(3),在凸台(3)范围内设置有沿入料方向贯通的中部入料孔(4);在上模(1)的入料侧,在凸台(3)的外围设置有外围弧形入料孔(5),凸台(3)的入料侧面齐平于或者高于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入料侧面;外围弧形入料孔(5)内设置有多个外围分流桥(6),外围分流桥(6)的入料侧面低于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入料侧面,外围分流桥(6)将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出料侧划分为多个外围分流孔(7),外围分流孔(7)沿入料方向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所生产的型材的截面形状呈u字形结构,u字形结构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且至少在一个侧壁上具有空腔,u字形结构的开口与底壁相对;在上模(1)的出料侧具有凸出的模芯(8),模芯(8)与空腔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外围分流孔(7)的尺寸小于与底壁位置相对应的外围分流孔(7)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塔式分控流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中部入料孔(4)的位置对应于型材截面形状的u字形结构的内部;外围弧形入料孔(5)为两个,两个外围弧形入料孔(5)的位置与两侧的两个侧壁相对应;在对应于开口的一侧,两个外围弧形入料孔(5)之间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江谭日纯李剑谭雨婵
申请(专利权)人: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