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仿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无人机搜救领域中仿真技术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更具备重要的应用意义。对于应急救援领域,能够在复杂的仿真环境中提前识别潜在风险、优化飞行路径、评估无人机的耐久性及抗干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这种仿真技术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实时的飞行数据和策略建议,提升无人机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效率和应对能力,真正促进无人机行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目前,绝大多数无人机仿真平台主要集中在单一飞行任务的模拟上,而对于各设备载具的动态协作、地面设备与无人机的实时通信等综合因素的模拟较为薄弱。因此现有的无人搜救系统仿真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3、(1)无人机与地面无人机承载载具的聚合与解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模拟;(2)无人操作设备与无人机的操作模拟存在精度不足,难以提供实时反馈与任务调整;(3)模拟寻找伤员难度大等问题。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型的建模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型上设置有传感系统和GPS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块还包括碰撞检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行为逻辑包括设置接口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型的建模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型上设置有传感系统和gps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无人机模块还包括碰撞检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搜救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行为逻辑包括设置接口参数,所述接口参数包括推力、制动器怠速、速度、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黄弋云,陈明鑫,郑海啸,刘海涛,张国湖,王卫国,杨利平,李云,王五洲,杨萱,万航雁,李亚北,李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八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