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亮专利>正文

胆瓶状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8776 阅读:19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胆瓶状锅炉,属锅炉技术领域,它包括烟筒锅体和立式炉体,上端的烟筒锅体和下端的立式炉体呈胆瓶状接合,烟筒锅体内设有直通烟筒锅体两端的直筒形走火管,走火管竖立于立式炉体的上面靠中间的位置与立式炉体的炉膛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引风机就能增加换热行程,并且制作简单、节省成本、液腔畅通、不易存渣结垢、烟阻小、换热效率高;广泛适用于热水锅炉,还可用于有机热载体锅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
,涉及一种立式锅炉,尤其是一 种胆瓶状锅炉。技术背景现有技术的立式锅炉, 一般由直径相等的锅体和炉体上下两部 分组合构成,上部的锅体顶端帽头上接有烟火出口,火焰从炉体内的炉膛经锅 体内部的烟火通道至烟火出口排出,使炉体和锅体夹套中的液体工质被加热, 因炉膛到烟火出口距离较近,烟火通道换热行程短,导致出烟温度较高,浪费能源;为了延长炉膛中火焰到烟火出口的换热行程,提高换热效率,还有一种 公知的立式热水锅炉,在锅体内设置了回程式的烟火通道,烟火通道呈倒U 形,靠外圈的一端与炉膛连通,靠里圈的另一端与锅体内部的内烟筒底端连通, 烟火由引风机抽引自炉膛到锅体顶部,再返至底部进入内烟简中,沿内烟简向 上从烟火出口排出,但其不足是制作复杂、费工费料、液腔死角多、液体流动不畅、易于存渣结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浪费能源、制作复杂、费工费料、液腔死角多、液体流动不畅、易于存渣结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不用引风机就能增加换热行程,并且制作简单、节省成本、液腔畅通、不易存 渣结港的胆瓶状锅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胆瓶状锅炉,它包括烟筒锅体和立式炉体, 其要点是上端的烟简锅体和下端的立式炉体呈胆瓶状接合,烟筒锅体内设有直 通烟筒锅体两端的直筒形走火管,走火管竖立于立式炉体的上面靠中间的位置 并与立式炉体的炉膛相通。所述烟简锅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顶管扳和底管板,所述走火管设置在烟简锅 体的换热室内,走火管上端固定在顶管板上与顶管板的上方相通,下端固定在底管板上与底管板的下方相通;所述换热室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液管、出液管; 锅炉液体工质经进、出液管进出换热室,或反之。因烟简锅体内的走火管竖立 直通,故烟阻较小,排气流畅;因走火管可以较长,在换热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制作烟简锅体需用的走火管根数较少,继而走火管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的焊逢也 少、制作简单、节省成本;因走火管稀疏、液腔畅通、换热室的壳程细长,液 体从一端到另一端定向流畅,不易存渣结垢。所述立式炉体的顶端设有向上的炉膛出火口,立式炉体中的炉膛及出火口 外围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与夹套里面相通的进液管、出液管、排污管及与炉 膛相通的炉门;所述炉膛的下方设有与炉膛相通的底座室,底座室侧壁上设有 与底座室相通的底座门;液体工质经进、出液管进出夹套里面并被炉膛内的火 焰加热。当所述立式炉体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时,在所述夹套上部设有与炉膛相通 的用于清理走火管里面灰尘的清理门;在所述炉膛和底座室之间设有托住固体 燃料通风燃烧的炉排;在所述底座室上设有与底座室相通的用于连通鼓风装置 的鼓风口;在所述立式炉体上设有连通鼓风管和旋风管的呈环状的二次风套, 一端连通二次风套的旋风管间隔分布在炉膛周圏,另 一端与炉膛的内壁呈统一 旋向的倾斜角与炉膛相通;鼓风口和鼓风管分别接入鼓风,鼓风或一次风通过 鼓风口、底座室、炉排间隙进入炉膛,使炉排上的固体燃料通风燃烧产生烟火, 同时另一鼓风或二次风通过鼓风管、二次风套、旋风管进入炉膛,使烟火在炉 膛空间内旋转消烟燃烧。当所述立式炉体使用可燃的液体或气体作燃料时,立式炉体的炉膛与燃烧 装置连通;在所述底座室中设有液体或气体燃烧装置,液体或气体燃烧装置与炉膛连通;所述燃烧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立式炉体的侧面与炉膛连通。 所述烟筒锅体和所述立式炉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通过法兰连接。 烟简锅体呈凸状过渡扩展下端与立式炉体的上端对接或立式炉体呈凸状过渡收缩上端与烟简锅体的下端对接或烟筒锅体的下端与立式炉体的上端呈凸状对接。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发生的火焰聚集到炉膛中间上方的走火管内径直上升通 过较长的管程排出;同时,使夹套及换热室里面的液体加热。当换热室和夹套之间相互连通时,还可以实现锅炉液体工质分别、循序、 逐级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烟阻小、换热效率高; 既当作锅体换热,又当作烟简排气,且不用引风机就能实现较长的换热行程; 安装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实用性强;不但广泛适用于热水锅炉,还可用于部 分有机热载体锅炉。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l和图2,本技术它包括烟筒锅体3和立式炉体 11,上端的烟简锅体3和下端的立式炉体ii呈胆瓶状接合,烟筒锅体3内设有 直通烟简锅体两端的直简形走火管2,走火管2竖立于立式炉体11的上面靠中 间的位置并与立式炉体11的炉膛9相通;烟筒锅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顶管扳1 和底管板4,走火管2设置在烟筒锅体3的换热室16内,走火管2上端固定在顶管板1上与顶管才反1的上方相通,下端固定在底管板4'上与底管板4的下方相通,换热室16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液管5、出液管15;立式炉体ll的顶端设 有向上的炉膛出火口,立式炉体ll中的炉膛9及出火口外围设有夹套7,夹套 7上设有与夹套里面相通的进液管14、出液管6、排污管12及与炉膛9相通的 炉门13;炉膛9的下方设有与炉膛9相通的底座室8,底座室侧壁上设有与底 座室8相通的底座门10;烟简锅体3的下端与立式炉体11的上端对接。参照图l,当立式炉体ll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时,夹套7上部设有与炉膛 9相通的用于清理走火管2里面灰尘的清理门17;炉膛9和底座室8之间设有 托住固体燃料通风燃烧的炉排18;底座室8上设有与底座室8相通的用于连通 鼓风装置的鼓风口 19;立式炉体11上设有连通鼓风管20和旋风管21的呈环状 的二次风套22, —端连通二次风套22的旋风管21间隔分布在炉膛9周圈,另 一端与炉膛9的内壁呈统一旋向的倾斜角与炉膛9相通。参照图2,当立式炉体ll使用可燃的液体或气体作燃料时,底座室8中设 有液体或气体燃烧装置23,液体或气体燃烧装置23与炉膛9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胆瓶状锅炉,它包括烟筒锅体和立式炉体,其特征是上端的烟筒锅体和下端的立式炉体呈胆瓶状接合,烟筒锅体内设有直通烟筒锅体两端的直筒形走火管,走火管竖立于立式炉体的上面靠中间的位置与立式炉体的炉膛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瓶状锅炉,它包括烟筒锅体和立式炉体,其特征是上端的烟筒锅体和下端的立式炉体呈胆瓶状接合,烟筒锅体内设有直通烟筒锅体两端的直筒形走火管,走火管竖立于立式炉体的上面靠中间的位置与立式炉体的炉膛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胆瓶状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烟简锅体的两端分别 设有顶管扳和底管板,所述走火管设置在烟简锅体的换热室内,走火管上端固 定在顶管板上与顶管板的上方相通,下端固定在底管板上与底管板的下方相通。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胆瓶状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立式炉体的顶端设有 向上的炉膛出火口,立式炉体中的炉膛及出火口外围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与 夹套里面相通的进液管、出液管、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12日 21:57
    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为花器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胆瓶由于造型典雅优美给人超烦脱俗的无限情趣为当时宋代朝野各界所追捧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