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膜及偏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873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眩膜及偏光片,其涉及光学薄膜技术的领域,防眩膜包括:基材层;层接层,包括至少一种1‑4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至少一种6‑10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光起始剂,其中1‑4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的酸值大于100mg KOH/g;防眩层,包括微米有机粒子和纳米氧化铝。本申请的防眩膜采用高酸值的丙烯酸树脂,能促进层接层与基材层之间的溶胀,保证了层接层与基材层之间的强附着力,从而确保防眩膜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加入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有机粒子,不仅提升涂层硬度和耐磨性,优化表面结构,还改善了防眩光性能,减少显示设备反射光;从而能在确保良好附着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防眩膜的耐磨性能,提升防眩膜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使用寿命,优化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薄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膜及偏光片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器、电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设备中。偏光片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偏振光的特性减少光线反射,从而改善显示效果,同时减少眩光,提高显示屏的可视性和用户体验。

2、在偏光片的制作过程中,防眩膜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功能是有效减少外部光源的干扰,降低反射和眩光对显示效果的影响。防眩膜通常采用三乙酸纤维素(tac)基材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材,并通过表面涂布一层硬化层来增加膜层的强度和耐用性。该硬化层一般具有一定的表面凹凸结构,用以改善膜的光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防眩光效果。

3、现有的技术中,虽然通过在tac基材或pmma基材上涂布硬化层能够改善偏光片的光学性能并增强防眩效果,但其耐磨性能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根据现有的技术,涂布硬化层后的偏光片,在耐磨性方面只能达到#0000钢丝绒1kg负重摩擦10次的标准,耐磨性有限,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划痕,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层在1kg力下,耐钢丝绒摩擦次数大于100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1-4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单体、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环氧低聚物、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起始剂包括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衍生物、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有机粒子由折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层在1kg力下,耐钢丝绒摩擦次数大于100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1-4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单体、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环氧低聚物、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起始剂包括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衍生物、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有机粒子由折射率为1.49-1.65之间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粒子混合组成,所述微米有机粒子的粒径为0.5-3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楼民黄威胡恒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