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797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42
本技术是一种童车,属于童车技术领域,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包括转动座、龙头和两个车轮,所述龙头设置在转动座上,且通过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控制两个车轮同步左右摆动,所述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支撑杆、支撑座、转动杆和辅助板,所述两个车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且所述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共用一个辅助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简单,前车体可折叠,并且可以调整两个车轮之间距离,减小整体占地体积的童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童车,特指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1、童车是儿童玩具中的一大类,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儿童电动车等,其中儿童电动车一般带有四个轮子,模仿卡丁车、汽车、跑车等的外形;

2、现有技术中的需要人工手动调整方向进行使用,导致费时费力,同时整体结构采用焊接一体式安装,导致难以进行迅速拆卸,加大了后期维护检修时的劳动强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底盘转向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简单,前车体可折叠,并且可以调整两个车轮之间距离,减小整体占地体积的童车。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童车,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包括转动座、龙头和两个车轮,所述龙头设置在转动座上,且通过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控制两个车轮同步左右摆动,所述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支撑杆、支撑座、转动杆和辅助板,所述两个车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且所述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车,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体(1)和后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1)包括转动座(11)、龙头(13)和两个车轮(14),所述龙头(13)设置在转动座(11)上,且通过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控制两个车轮(14)同步左右摆动,所述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包括相互铰接的支撑杆(51)、支撑座(53)、转动杆(55)和辅助板(151),所述两个车轮(14)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座(53)上,且所述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共用一个辅助板(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1)内设置有转轴(15),所述支撑杆(51)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体(1)和后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1)包括转动座(11)、龙头(13)和两个车轮(14),所述龙头(13)设置在转动座(11)上,且通过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控制两个车轮(14)同步左右摆动,所述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包括相互铰接的支撑杆(51)、支撑座(53)、转动杆(55)和辅助板(151),所述两个车轮(14)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座(53)上,且所述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共用一个辅助板(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1)内设置有转轴(15),所述支撑杆(51)的两端分别与转轴(15)和支撑座(53)铰接,所述龙头(13)的下端部通过万向连轴器(58)连接有摆动板(57),所述摆动板(57)远离万向连轴器(58)的一端通过连接轴(59)与转动杆(5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5)的另一端与支撑座(5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轴器(58)包括上转动杆(581)、下转动杆(582)和连接体(583),所述上转动杆(581)和下转动杆(582)之间通过连接体(583)相互连接,且所述上转动杆(581)与龙头(13)固定连接,所述下转动杆(582)内设置有转动轴(584),所述转动座(11)上设置有容纳转动轴(584)的转动孔(585),所述摆动板(57)的一端与转动轴(584)连接,且龙头(13)转动可带动摆动板(57)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1)和后车体(2)之间通过连接杆(3)相互连接,所述龙头(13)转动设置在转动座(11)上,所述连接杆(3)上滑动设置有滑动调节装置(4),且所述龙头(13)和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5)通过连杆(6)与滑动调节装置(4)活动连接,当滑动调节装置(4)靠近后车体(2)时,所述龙头(13)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市奇动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