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749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主体结构、换位结构以及限位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固定设置于底座左端上壁中部,所述换位结构固定设置于底座后端,且换位结构与主体结构相对,所述限位结构固定设置于换位结构上;所述主体结构用于镗孔加工升降进给,所述换位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实现凸形的行星架的自动上料和下料,以及行星架在镗孔加工中改变镗孔位置;通过输送带组件与换位盘的换位口配合,可将行星架依次输送至加工位置,无需人工摆放;第一电机驱动齿轮组带动换位盘旋转,实现行星架在第一限位环上的环形移动,完成多工位自动换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架加工,具体为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行星架加工
中,由于行星架的几何形状多为凸形,即行星架底部设置有凸出的齿柱,传统的镗孔加工装置针对行星架的行星齿轮轴的镗孔加工,人工干预程度高:行星架的上料、下料及镗孔位置调整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批量生产需求;定位精度不足:多通过夹持机构对凸出的齿柱部位夹持,缺乏自动化定位机制,凸形行星架的镗孔位置需多次手动校准,易因装夹误差导致加工精度不稳定;下料流程滞后:加工完成后需人工取出工件,无法与生产线无缝衔接,制约自动化生产流程的连贯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行星架加工设备需要人工上下料效率低、镗孔位置调节繁琐、定位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自动上料、换位加工、视觉定位及自动下料于一体的行星架镗孔加工装置,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兼容性的自动化加工。

2、为实现上述解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主体结构、换位结构以及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8)、主体结构(1)、换位结构(2)以及限位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定位板(11)、升降滑轨(12)、平移滑轨(13)以及镗孔机主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结构(2)包括吊臂(21)、驱动轴(22)、第一电机(23)、驱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以及换位单元(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单元(26)包括换位盘(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8)、主体结构(1)、换位结构(2)以及限位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定位板(11)、升降滑轨(12)、平移滑轨(13)以及镗孔机主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结构(2)包括吊臂(21)、驱动轴(22)、第一电机(23)、驱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以及换位单元(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单元(26)包括换位盘(261)、两对调节座(262)、两对调节螺栓(263)、两对调节螺母(264)、两对第二电机(265)以及两对换位轮(2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架的镗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安装杆(30)、第一限位环(31)、安装架(32)、第二限位环(33)、一对导臂(34)、拦截臂(35)、第三电机(36)、拨动臂(37)、一对输送带组件(38)、承载架(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献峰洪爱松程淦昌邓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锡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