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及电助力自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746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9
本申请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及电助力自行车,其中,该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包括壳体、中轴、电助力装置和电调速装置,中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电助力装置包括助力电机和助力传动机构,电调速装置包括调速电机和调速传动机构;利用助力传动机构配合助力电机,可实现降速增矩效果,为骑行者提供辅助力,降低骑行者的骑行难度,减轻骑行者的骑行疲劳感;通过将助力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的转动轴线与中轴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可实现双电机双轴驱动,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占用更小;利用调速电机驱动调速传动机构带动第一输出轮转动,可实现第一输出轮的无级变速,变速过程中无冲击感,提升骑行者的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及电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1、电助力自行车不仅具有自行车的轻巧和便捷性,而且能够有效弥补自行车上坡、逆风、载物时的负担感,有效提升骑行者的骑行体验。电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通常包括力矩传感器和电驱动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力传感器感知骑行者踩脚踏的力度,然后依据该力的大小,判断骑行者的骑行意图,再控制电驱动装置提供相应驱动力。常见的动力系统大多为单电机动力系统,即利用单个电机实现电动助力的动力系统,能够提供辅助动力,但没有无级变速功能,无法满足骑行者对高性能助力自行车的需求。

2、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包括中轴、第一电驱动装置以及第二电驱动装置,其中,中轴用于连接脚脚踏,通过第一电驱动装置以及第二电驱动装置可实现电动助力和变速的功能。然而,该双电机动力系统具有如下缺点:1)该系统的中轴、第一电驱动装置的中心轴以及第二电驱动装置的中心轴不同线,双电机三中心轴传动使得零部件分布较为散乱,导致整个系统的尺寸较大,需要在车身上预留较大的安装空间,会影响自行车其他零部件的组装;2)该系统中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传动机构包括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和助力输出主动轮(23),所述助力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传动连接,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与所述调速传动机构的第二个输入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包括助力太阳轮(221)、助力行星轮(222)和助力齿圈(223),所述助力太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传动机构包括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和助力输出主动轮(23),所述助力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传动连接,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与所述调速传动机构的第二个输入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包括助力太阳轮(221)、助力行星轮(222)和助力齿圈(223),所述助力太阳轮(221)作为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入端与所述助力电机(21)的输出端同轴传动连接;所述助力行星轮(222)作为所述助力行星齿轮机构(22)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同轴传动连接;所述助力齿圈(223)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行星轮(222)包括行星轮架(2221)和行星轮组(2222),所述行星轮架(2221)与所述助力输出主动轮(23)同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传动机构包括调速行星齿轮机构(32)和助力输出从动轮(33),所述助力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助力输出从动轮(33)传动连接;所述调速行星齿轮机构(32)具有两个输入端,其第一个输入端与所述调速电机(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个输入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高常辉傅焕陈志华张普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