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74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拼装,防水性能好,有效缩短管廊铺设工期的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管廊单元,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管廊单元之间用于焊接固定的焊接单元;管廊单元包括与地基接触的垫层,固定连接于垫层上方的钢箱,以及设置于钢箱上方用于均匀传递荷载的顶板,钢箱中部设置有供线路铺设的工作腔,工作腔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增强稳定性的填充腔,靠近主体建筑一侧的顶板形成有第一预留口,靠近主体建筑一侧的垫层形成有第二预留口,钢箱与主体建筑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止水带,环形止水带依次穿过第一预留口和第二预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箱型钢结构管廊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型钢结构管廊的,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管廊是指利用型钢框架搭建成长条形的通道结构,且在通道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上均设有承重护板和内、外加劲板共同构成横截面为方形的管廊结构,然后将水、热、燃气、电力、通信等缆线或管道集中敷设在该管廊内以构成钢结构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可方便于对缆线和管道的定时检修和维护,且还能对缆线和管道进行保护。

2、传统的综合管廊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形式,施工时现场整体浇筑。由于综合管廊一般建造在城市的主干道下面,采用现场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慢,施工难度大,主体结构重大且质量不易控制。施工长时间占有道路,对城市的交通造成巨大干扰,施工期的扬尘、噪音等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在降雨频繁的南方地区,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浇筑施工周期长,容易受天气影响,混凝土开裂易腐蚀钢筋并导致渗水,导致管廊铺设工期过长,影响整体项目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用于主体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管廊单元,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廊单元之间用于焊接固定的焊接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2)包括与所述垫层(1)固定连接的底钢板(7),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的内钢板(8),若干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内钢板(8)外围的外加劲板(9),以及若干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内钢板(8)下部的底加劲板(10),所述底加劲板(10)的两端均与所述内钢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加劲板(10)形成有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的第一竖向肋(23),所述外加劲板(9)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用于主体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管廊单元,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廊单元之间用于焊接固定的焊接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2)包括与所述垫层(1)固定连接的底钢板(7),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的内钢板(8),若干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内钢板(8)外围的外加劲板(9),以及若干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内钢板(8)下部的底加劲板(10),所述底加劲板(10)的两端均与所述内钢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加劲板(10)形成有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的第一竖向肋(23),所述外加劲板(9)两侧的下端均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所述外加劲板(9)形成有与所述内钢板(8)固定连接的第二竖向肋(24),所述内钢板(8)的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外加劲板(9)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肋条(11),所述底加劲板(10)设置有与所述底钢板(7)固定连接的第二肋条(12),所述内钢板(8)的外周壁和所述底钢板(7)的上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栓钉(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箱型钢结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靠近主体建筑一侧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与所述内钢板(8)顶部固定连接的引水槽(15),与所述引水槽(15)一侧连接的排水管(16),以及设置于靠近主体建筑一侧所述底加劲板(10)上的排水沟(17),所述排水管(16)固定连接于所述内钢板(8)的侧壁,所述排水管(16)的流出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柏史旭刘熙勇黄梓良李威李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