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尤其是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早期的许多地铁车站在建设之初未考虑到日后的增层与扩建需要,面临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和客运量的增加,正在运营中的地铁车站对增加车站层数的需求逐渐显现。传统的地铁车站增层施工方式多依赖于浇筑托换承台来对既有结构立柱进行托换,也就是说设置托换桩和围护桩,托换桩和围护桩均竖直设置,没有充分利用地铁既有结构的支护体系,托换桩和围护桩二者之间通过托换梁板进行连接形成托换体系,托换体系布设于既有结构的两侧,两侧的托换体系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关系,存在支撑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既有结构影响较大,而且施工中需对既有结构变形、桩基沉降、土体稳定性进行高频监测,风险管控难度大;
3、另外,现有的托换体系施工时需要重新在地铁外侧进行施工,重新开挖基坑,使得整体还存在施工复杂度高、工期较长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层支护部件顶部设置空心段,空心段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中第一锚固钢筋超出空心段设置,第一锚固钢筋超出空心段的部分用以同所述的托换梁连接,第一锚固钢筋用以同托换梁连接的部分向远离空心段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插支护桩顶部设置机械转换接头,机械转换接头同第二锚固钢筋连接,第二锚固钢筋用以同所述的托换梁进行连接,第二锚固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层支护部件顶部设置空心段,空心段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中第一锚固钢筋超出空心段设置,第一锚固钢筋超出空心段的部分用以同所述的托换梁连接,第一锚固钢筋用以同托换梁连接的部分向远离空心段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插支护桩顶部设置机械转换接头,机械转换接头同第二锚固钢筋连接,第二锚固钢筋用以同所述的托换梁进行连接,第二锚固钢筋的顶端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梁的一侧超出所述增层支护部件设置,托换梁的宽度为既有结构底板宽度的1/15-1/12,托换梁中设置第一连接植筋,托换梁通过第一连接植筋与所述的承托拱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地铁车站结构下部增层的施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李凯旋,王炳禄,陈贤波,陈健,牛帅卿,赵志峰,王德富,华针,代维达,吴圣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