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720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7
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涉及地球化学测量技术领域,该捕集装置包括捕集筒、捕集管以及分散滤片;捕集筒内装有捕集液,捕集筒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捕集管进气端位于所述捕集筒外,捕集管的出气端延伸入捕集管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捕集装置的抽气口抽气可将地层内的气体通过捕集管连续抽入捕集筒内,从而使捕集液可捕集地层内的气体中的纳米金属微粒。鼓泡器向下设置可延长待洗气体在捕集液液体中的运移路径;捕集管的出气端的鼓泡器及其上方的分散滤片均可将捕集管出气端溢出的气体分散为微小气泡,增加待洗气体与捕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地层内的气体中纳米金属微粒的捕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球化学测量,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地气纳米金属微粒作为较为有效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手段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特定技术捕集覆盖层中由地气流携带上来的与隐伏矿体有关的各类纳米金属微粒,并利用高分辨率测试手段分析不同元素的含量,进而发现异常。该技术获取的地球化学异常具有找矿深度大、指示覆盖层下隐伏矿体直接等特性。近年许多研究工作也不断证实了在气体(地气流)中存在超微细或纳米金属微粒,且由于活动性纳米金属颗粒因其巨大的表面能,可吸附于气体分子表面,可以以类气体形式被地气流作垂向迁移运动,可穿透矿体上方覆盖层而到达地表,部分纳米金属微粒可长时间滞留在壤中气中,部分被土壤中粘土矿物或氧化物膜吸附。

2、目前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测量所采用的采集方法主要为主动式与被动式,其中被动式地气采集方法主要使用塑料漏斗,其使用的捕集材料为聚苯乙烯薄膜,使用时将薄膜覆盖在玻璃片上,两者一同放置在漏斗的出气口末端,上面再扣上塑料杯,将整个装置埋入地下40-50cm左右的深两个月左右时间来捕获纳米金属微粒,但该装置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筒、捕集管、以及分散滤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筒顶部开口,所述捕集筒顶部设有球形盖,所述球形盖封闭所述捕集筒的顶部开口,所述抽气口设置于所述球形盖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筒底部为漏斗形,所述捕集筒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排液管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还设有排液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筒、捕集管、以及分散滤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筒顶部开口,所述捕集筒顶部设有球形盖,所述球形盖封闭所述捕集筒的顶部开口,所述抽气口设置于所述球形盖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筒底部为漏斗形,所述捕集筒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排液管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还设有排液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地气纳米金属微粒捕获效率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泡器包括鼓泡壳体,所述鼓泡壳体端连接在所述捕集管的出气端,所述鼓泡壳体下部设有多个鼓泡气孔,所述鼓泡壳体内还填充有砂芯颗粒。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杰魏俊浩李艳军付乐兵张道涵赵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