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线矫直,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电缆制造领域,铜线矫直作为关键工序,其加工质量直接决定电缆电气性能与机械强度,传统铜线矫直设备普遍存在参数适配性差、温控不足及矫直精度低等问题:一方面,多数设备采用固定滚轮间距与压力设计,面对不同直径、硬度的铜线时,需人工更换滚轮或调整参数,不仅耗时耗力,且易因参数匹配不当导致铜线断裂或表面划伤;另一方面,在高速矫直过程中,塑性变形与摩擦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常引发铜线退火软化,降低材料强度与导电性能;此外,传统设备的塑形机构多为静态结构,无法根据铜线实时状态动态调整矫直力度,导致复杂弯曲或异型材铜线的矫直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调间距机构,所述调间距机构包括转动杆、连接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调间距机构(2),所述调间距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连接杆(202)和升降杆(203),所述转动杆(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所述连接杆(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5)与第一齿轮(204)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201)与相邻连接杆(20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6),所述转动杆(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滚轮(207),所述连接杆(202)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架(208),所述机架(1)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调间距机构(2),所述调间距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连接杆(202)和升降杆(203),所述转动杆(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所述连接杆(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5)与第一齿轮(204)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201)与相邻连接杆(20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6),所述转动杆(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滚轮(207),所述连接杆(202)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架(208),所述机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9),所述支撑架(209)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10),所述连接板(210)与连接架(208)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10)和连接架(208)的外表面开设有竖槽(211),所述升降杆(203)与竖槽(2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还设置有塑形机构(3),所述塑形机构(3)包括升降架(301),所述升降架(301)通过轴承与升降杆(203)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2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塑形轮(302),所述升降架(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3),所述支撑架(209)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04),所述限位槽(30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05),所述滑动架(305)与限位杆(30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抵块(306),所述机架(1)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07),所述支撑杆(30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凸轮(308),所述抵块(306)与凸轮(308)抵接,所述滑动架(305)与升降架(3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0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杆(307)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7),所述限位块(6)与限位滑槽(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通过轴承与凸轮(308)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8)和滑动板(10)与支撑杆(307)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加工用铜线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还设置有降温机构(4),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吹风管(401)和安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东,王茄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日日红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