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钛生产,具体为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钛坨时,常采用在密封的反应容器内,用金属镁还原四氯化钛的方法,反应生成的钛坨含有如氯化镁等杂质,需通过真空分离进行提纯,而钛坨化学性质活泼,高温下与空气接触会剧烈燃烧,生成钛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但即便在常温大气中,经过真空分离提纯后的钛坨,遇到微小火源也易燃烧,这种燃烧生成的钛的氮化物在将钛坨加工成展伸材、锻造品等过程中是严重的有害因素,因此,在制造钛坨时,需将反应容器内保持在惰性气体或真空环境中,并将反应容器内的海绵钛坨充分冷却后再从反应容器中取出,以此防止其燃烧,以往有向反应容器内预先导入一定量空气,使活性杂质失活后再打开容器的方法,然而,该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燃烧,但因空气中的氮气有导致钛的氮化物生成的风险,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氮化物混入钛坨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有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炉体(1),且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顶部穿设有加料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的一侧设置有气体阀门管(4),且加料管(3)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真空管(5)和排氯化镁管(6),所述气体阀门管(4)的数量不为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止钛坨燃烧、氮化及杂质混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有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炉体(1),且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顶部穿设有加料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宇,胥永,姜孟超,薛维维,于健,何洪涛,王立志,刘同旭,
申请(专利权)人: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