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颤振配重装置及抗颤振螺旋桨或旋翼。
技术介绍
1、螺旋桨或旋翼刚度不足/抗扭不足情况,螺旋桨工作时,桨尖上翘达到某位置,刚度不足或者桨叶抗扭不足,会出现高频颤振现象,扭矩急剧增加,对电机负载急剧增加,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增加配重在高速旋转状态增大螺旋桨离心力,辅助提高螺旋桨桨尖抗弯刚度。
2、螺旋桨或旋翼耐受功率不足情况,螺旋桨或旋翼按照某功率设计,在更高功率设备上使用增加螺旋桨升力/推力,因为耐受功率不足,导致桨叶抗扭性能不足,在某个转速区间范围内产生高频颤振现象,外置配重装置距离螺旋桨x轴力臂大,需要增加配重提高抗扭性能,解决高频颤振。
3、传统螺旋桨或旋翼生产时,通常将配重条放在桨叶内部,配重条的放置位置要求非常严苛,配重为长条形状,距x轴、y轴的距离需要精准把控,避免螺旋桨配平困难,对于生产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颤振配重装置及抗颤振螺旋桨或旋翼。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流线头部、流线尾部,所述流线头部、流线尾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流线尾部后端设置桨叶配合槽;所述流线尾部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桨叶配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配合槽最深处设置定位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面为竖向平面,所述固定孔为竖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头部外形为半球状,所述流线尾部外形为圆锥状,所述流线头部与流线尾部之间设置弧状切面过渡。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流线头部、流线尾部,所述流线头部、流线尾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流线尾部后端设置桨叶配合槽;所述流线尾部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桨叶配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配合槽最深处设置定位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面为竖向平面,所述固定孔为竖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头部外形为半球状,所述流线尾部外形为圆锥状,所述流线头部与流线尾部之间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