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组织性能调控,尤其涉及一种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冷轧是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轻质合金、不锈钢、轴承钢等金属的预处理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外力做功产生的机械能会转化成内能和热能,内能通过微观缺陷等形式储存在金属晶格中。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冷轧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优异、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被证明冷轧可细化轴承钢等金属的微观结构,如细化一次碳化物、晶粒、马氏体、贝氏体等,其通过细化金属微观组织(晶粒)对金属进行强化,使其强度、硬度显著提高。然而,其强硬度提高的同时,也引入了大量位错,造成加工硬化的产生,金属基体韧性、塑性显著降低,不利于后续的二次加工。
2、金属晶粒再结晶的发生可显著降低金属内部的位错密度,释放冷轧过程中积蓄的变形储存能,消除金属内部高残余应力,同时将冷轧形成的长轴晶粒转化为等轴晶,显著提升其韧性、塑性。工业领域中促进冷轧金属再结晶的方法为再结晶退火法,一般是将大变形金属加热至其最低再结晶温度以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脉冲电流的占空比的选择范围为0.01-0.5,峰值电流的选择范围为0-1000A,频率的选择范围为0-10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控制轧制的下压速度的范围为0.1mm/s-100mm/s,下压速度=下压量/轧制时间;控制轧制比的范围为0.1-0.9,轧制比=下压量/试样环坯轧制方向上的初始厚度;上压辊转速的选择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脉冲电流的占空比的选择范围为0.01-0.5,峰值电流的选择范围为0-1000a,频率的选择范围为0-10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控制轧制的下压速度的范围为0.1mm/s-100mm/s,下压速度=下压量/轧制时间;控制轧制比的范围为0.1-0.9,轧制比=下压量/试样环坯轧制方向上的初始厚度;上压辊转速的选择范围为0-6.28r/s;轧制时间控制在1-1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若与无电脉冲辅助轧制相比,再结晶晶粒占比增大、平均晶粒尺寸变小,则选择更大的占空比或峰值电流,重复步骤s1-s2,若轧制结束时试样表面温度仍低于350℃,则继续对比结晶晶粒占比和平均晶粒尺寸,直至相较于上一参数下的平均晶粒尺寸变大,表明上一参数为最优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脉冲辅助冷轧调控轴承钢再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若与无电脉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