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470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及方法,属于鱼类腹腔细胞收集领域;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竖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板和两个所述竖板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活动腔,多个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横板内部的多个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一;通过转动调节把手二,利用齿轮柱与齿条板的配合,可灵活调整装置的宽度和长度,以适配不同大小的解剖后鱼类腹腔,为细胞分离操作提供稳定的内部支撑,避免因鱼腹腔闭合而导致的操作空间受限,降低细胞收集液洒落或污染的风险,从而减少实验难度和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腹腔细胞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鱼类研究中,尤其是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相关的研究中,鱼类腹腔细胞的分离与收集是一个关键步骤,例如,鱼类腹腔细胞的研究可以用于分析鱼类在感染病原菌后的免疫反应、细胞代谢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的探索,然而,目前针对鱼类腹腔细胞的分离与收集缺乏标准化的装置和方法,导致操作过程中存在效率低、细胞活性差、操作复杂等问题;

2、现有的技术往往无法有效分离腹腔细胞,鱼类腹腔解剖后处于闭合状态,操作过程中,因内部空间缺乏支撑,易造成细胞收集液的洒落或污染,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验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急需一种内部辅助支撑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对鱼类腹腔细胞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现有的技术往往无法有效分离腹腔细胞,鱼类腹腔解剖后处于闭合状态,操作过程中,内部空间缺乏支撑,易造成细胞收集液的洒落或污染,从而加了实验难度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包括横板(1)和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和所述竖板(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板(1)和两个所述竖板(2)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活动腔(3),多个所述活动腔(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位于两个所述横板(1)内部的多个所述活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一(5),位于两个所述竖板(2)内部的多个所述活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二(6),相邻的所述调节杆一(5)和所述调节杆二(6)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两个所述横板(1)、两个所述竖板(2)、多个所述调节杆一(5)、多个所述调节杆二(6)和多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包括横板(1)和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和所述竖板(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板(1)和两个所述竖板(2)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活动腔(3),多个所述活动腔(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位于两个所述横板(1)内部的多个所述活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一(5),位于两个所述竖板(2)内部的多个所述活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二(6),相邻的所述调节杆一(5)和所述调节杆二(6)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两个所述横板(1)、两个所述竖板(2)、多个所述调节杆一(5)、多个所述调节杆二(6)和多个所述固定箱(7)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箱(7)的内部均开设有收纳槽(8),所述收纳槽(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筒(9),所述转动筒(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后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移动柱(11),所述移动柱(11)的后端延伸至所述转动筒(9)的后方,且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前表面与所述移动柱(11)的后表面共同设置有转动件(35),所述固定板(12)的后表面设置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固定刺(14),所述收纳槽(8)的内部后表面均开设有贯穿式的伸出口(15),多个所述固定箱(7)的前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把手一(16),多个所述调节把手一(16)的后表面中心处分别与多个所述转动筒(9)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鱼类腹腔细胞分离收集的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活动板(4)的内部均一体成形有控制腔(17),所述控制腔(17)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多个所述活动腔(3)的内部前表面均开设有贯穿式的调节槽(19),多个所述转动杆(18)的前端分别穿过多个所述调节槽(19),且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二(20),多个所述转动杆(18)的外侧壁且位于多个所述控制腔(1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柱(34),所述控制腔(17)的内侧壁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齿轮柱(3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舰但学明李言伟莫泽权徐锐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