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下井水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442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地下井水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包括: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地下井水中的钙镁离子,制得处理后井水;将处理后井水与外河水混合,形成基础育苗用水;育苗池内加入基础育苗用水,再加入生石灰、漂白粉,对基础育苗用水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后的基础育苗用水中加入人工盐,调配成人工海水;于人工海水中放养罗氏沼虾幼体,进行育苗生产。该方法通过系统整合地下井水与外河水的协同利用、季节性动态消毒策略及多维度的育苗环境精准调控,显著提升了罗氏沼虾幼体的孵化效果,体现在水质的理化指标更优,虾苗生长更快,变态发育更快,存活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下井水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罗氏沼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水产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养殖。然而,罗氏沼虾的育苗阶段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体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以及发育的成功率。

2、在当前的罗氏沼虾育苗行业中,外河水常被用作主要的孵育水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外河水体普遍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导致外河水中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同时病原微生物(如弧菌、气单胞菌等)的滋生风险显著增加。这种水质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幼体的应激反应,导致摄食率下降、免疫力减弱,甚至爆发大规模病害(如白斑病、烂尾病等),严重制约了育苗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地下水因其稳定性,可作为良好孵育环境的替代水源,但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较高,直接使用会导致幼体渗透压调节负担加重,甲壳硬化异常,甚至影响蜕皮和生长,需要预处理后才能使用。故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下井水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于地下井水中添加碳酸钠和磷酸盐,搅拌后静置沉淀,上清液为处理后井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将处理后井水与外河水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基础育苗用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每吨消毒后的基础育苗用水中加入氯化钠10~11kg、硫酸镁3~3.1kg、氯化钙360~400g、氯化钾180~200g、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下井水孵育罗氏沼虾幼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于地下井水中添加碳酸钠和磷酸盐,搅拌后静置沉淀,上清液为处理后井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将处理后井水与外河水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基础育苗用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每吨消毒后的基础育苗用水中加入氯化钠10~11kg、硫酸镁3~3.1kg、氯化钙360~400g、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松保原居林倪蒙刘梅周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渔业环境监测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