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20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切换机构实现旋转盘的转动,以便实现放置槽位置的自动切换,同时配合旋转盘的转动驱动定位机构实现对连杆的多方位快速稳定夹持定位,并在开孔结束后自动解除对连杆的夹持定位,以便实现自动下料,减少了传统手动装夹、下料及换位的停机时间,实现连续加工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人工干预,使得良品率提高,且自动化装夹、下料及切换降低人工操作导致的错误风险,此外,装夹、加工与下料步骤连续进行,大大缩短了整体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具体为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船用中速柴油机的关键部件中,连杆作为连接活塞与曲轴的核心传动件,其结构可靠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连杆包括用于与活塞头连接的小端头、用于与曲轴连接的大端头、以及连接小端头和大端头之间的杆体。为了将润滑油引入活塞头以便对活塞头进行冷却、润滑,会采用加工装置在小端头上设置两个油孔。

2、目前,现有的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操作人员介入完成连杆在夹具上的定位装夹,在每次加工完成后,需要停机进行连杆的拆卸并更换新的连杆,但是频繁的换件操作使单件加工周期延长,严重影响批量生产效率,且操作者疲劳因素易引发漏夹或过夹事故,造成工件报废率升高,此外,无法实现装夹-加工-下料的连续进行,导致整体加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中速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立架(8),所述立架(8)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推杆(9),且所述电动推杆(9)远离立架(8)的一端安装有开孔机构(10),所述工作台(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箱体(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201)的前端安装有电机(204),且电机(204)用于驱动旋转盘(203)转动,所述电机(20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旋转盘(203)焊接的支撑轴(205),且支撑轴(205)用于支撑旋转盘(203),所述支撑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立架(8),所述立架(8)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推杆(9),且所述电动推杆(9)远离立架(8)的一端安装有开孔机构(10),所述工作台(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箱体(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201)的前端安装有电机(204),且电机(204)用于驱动旋转盘(203)转动,所述电机(20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旋转盘(203)焊接的支撑轴(205),且支撑轴(205)用于支撑旋转盘(203),所述支撑轴(205)远离前架(201)的一端与后架(2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03)的前后两端皆等角度设置有限位块a(14),所述前架(201)与后架(202)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开设有与限位块a(14)构成滑动结构的环形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01)包括有弧形板和对称设置在弧形板两端的斜面块,且推板(401)用于使推架(402)做横向的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速柴油机连杆深油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402)与旋转盘(203)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403),且所述推架(402)靠近推板(4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巍王亮邢文强王永敏王艳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