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16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微流控层流芯片;步骤2、制备Fmoc‑氨基酸的第一DMF母液,并制备1‑氨基芘的第二DMF母液;步骤3、将第一DMF母液和第二DMF母液分别从第一内入口和第二内入口输入微流控层流芯片,并将水溶液分别从第一外入口和第二外入口输入微流控层流芯片,得到肽基共组装体;本方法,开发出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肽基圆偏振发光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微流控层流芯片中获得的肽基共组装体不仅形貌更加均一,而且表现出与开放溶液中得到的组装体截然相反的圆二色和圆偏振发光信号,并提出了一种在限域微流控环境下调控共组装体手性光学信号的有效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多肽分子的自组装一直是化学、材料及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在手性光学性质与功能材料设计方面备受关注。手性是分子识别、催化活性及药物设计等关键过程的核心要素,能否有效调控手性信号直接影响到材料在生物医药、手性传感以及手性光学器件等方面的应用。手性信号反转通常意味着组装体或分子的主手性向相反方向发生转变,从而在相同分子体系内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光学活性或功能特性。比如在手性光学传感中,若能实现手性信号的可控反转,就能在同一体系内检测不同手性环境或建立多模式传感路径;在药物合成与对映选择性催化中,通过反转手性信号则有望针对不同构型药物前体执行选择性合成。

2、传统的手性信号反转方法多依赖于化学修饰、溶液环境的改变(如ph、离子强度、温度等),或者施加外场(如光照、超声、电场)等,不仅具有能耗高、反应条件苛刻或可逆性较差等缺点,而且所获得的肽基共组装体通常形貌不均,如何更简单、可控、且低成本的调控肽基共组装体的手性光学信号,并获得形貌更均一的肽基共组装体,亟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通道为直线型通道;汇流通道为直线型通道,汇流通道与组装通道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通道为方形通道,所述组装通道的宽度为300μm,所述组装通道的高度为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通道和第二外通道对称设置于内侧通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通道为直线型通道;汇流通道为直线型通道,汇流通道与组装通道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通道为方形通道,所述组装通道的宽度为300μm,所述组装通道的高度为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通道和第二外通道对称设置于内侧通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通道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直线段与弧形段相连通,弧形段与组装通道相连通,直线段与组装通道平行,所述弧形段采用的是圆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调控肽基共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fmoc-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杨海波豆伟涛赵建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