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和极片单元的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142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45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和极片单元的叠片装置,电芯包括中间单元,中间单元包括依次叠置的多个第一极片单元,第一极片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三隔膜、负极片以及第二隔膜,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三隔膜、负极片以及第二隔膜通过热压的方式连在一起,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的厚度之和与第三隔的厚度相同。本技术中,第一极片单元的厚度较薄,对第一极片单元单独热压时,第一极片单元的极片和隔膜能够较好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电芯内部的界面粘接效果较好;多个第一极片单元叠加后,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厚度相同,保证了电芯的性能;电芯的中间单元的不同层隔膜之间互不相连,可以独立报废,提高电芯的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和极片单元的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芯生产过程中,热压是一道重要工序,通过热压后,一方面,能够保证电芯厚度一致,方便后道的电芯入壳,另一方面,能够对电芯整形,消除隔膜褶皱和空气,而且,能够缩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游走距离,降低电芯内阻。热压时需要对电芯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卷绕或叠片全部结束之后对电芯进行热压。在卷绕或叠片全部结束后对电芯进行热压存在如下问题:①电芯有一定的厚度,热压机构通常只能从电芯的最外层加热,所以电芯内部的温度较低,导致电芯内部界面粘接欠佳;②通过叠片工艺制作的电池多层隔膜相连,叠片制造过程中如果某一层极片出现包覆不良,或者磕伤、掉料等缺陷,则整个电芯都需要报废,导致电芯优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电芯内部界面粘接效果和电芯优率的电芯和极片单元的叠片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中间单元,所述中间单元包括一个或沿设定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第一极片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单元,所述中间单元包括一个或沿设定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第一极片单元(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单元还包括第二极片单元(B)和第三极片单元(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单元(A)、所述第二极片单元(B)及所述第三极片单元(C)热压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11)与所述第二隔膜(12)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单元的首端和所述电芯的首端之间,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单元,所述中间单元包括一个或沿设定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第一极片单元(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单元还包括第二极片单元(b)和第三极片单元(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单元(a)、所述第二极片单元(b)及所述第三极片单元(c)热压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11)与所述第二隔膜(12)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单元的首端和所述电芯的首端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单元的末端和所述电芯的末端之间,均设置有交替设置的正极片(13)和负极片(14)以及设置在正极片(13)和负极片(14)之间的第三隔膜(15);其中,所述电芯中最靠近其首端和末端的两层极片中,两者均为负极片(14)或者两者分别为正极片(13)和负极片(14)。

6.一种极片单元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上料机构(21)和所述第二极片上料机构(23)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机构(28)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极片上料机构(2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丽廉俊杰赵奇王发仁徐周於洪将王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