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050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30
本技术涉及玻璃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的内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辊筒,辊筒的外表面缠绕有传送带;该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通过侧柱结构和橡胶垫结构的配合使用,工作时将待检测玻璃放置在传送带顶部后,横板、右检测柱和右侧侧柱同步左移,以此稳定夹持待检测玻璃,配合待检测玻璃与传送带之间的较大摩擦力,使得传送带旋转带动待检测玻璃向后移动,利用左检测柱和右检测柱底部与传送带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此完全检测传送带顶部待检测玻璃的左右两侧,达到有效固定不同厚度待检测玻璃并带玻璃同步移动,方便整体玻璃两侧同步检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检测,具体的,涉及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玻璃制造
,玻璃制造完成后,通常需要对玻璃缺陷进行检测,是利用光源照射待检测的玻璃,再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照射区域的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单元进行分析,以检测玻璃中是否存在节瘤、线道、波筋、气泡和结石等缺陷,现有的光学玻璃检测装置通常只能对玻璃一面进行检测,当对另一面进行检测时,需要人工对玻璃进行翻转后再次检测,较为麻烦,检测效率低下。

2、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9065331u,公开了 一种光学玻璃表面线状缺陷检测装置,在该专利中通过移动组件内的部件配合带动第二u型板移动,这时可以起到使两侧的传动辊挤压玻璃的效果,这时再通过传动组件内部部件配合带动传动辊带动玻璃移动,这时再通过两侧的检测板对玻璃两侧进行同时检测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作用;

3、然而上述装置使用时,由于凹槽结构的设置,使得插入凹槽内腔的部分待检测玻璃无法进行检测,导致整体玻璃检测不精准,同时两侧传动辊挤压待检测玻璃时,如果玻璃的厚度较薄,两侧传动辊难以有效固定并带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2),侧板(2)的内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辊筒(3),辊筒(3)的外表面缠绕有传送带(4),底板(1)顶部的右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底板(1)顶部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腔活动安装有滑板(7),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8),横板(8)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右检测柱(9),底板(1)的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块(10),驱动块(10)的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柱(11),侧板(2)和横板(8)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侧柱(12),侧柱(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2),侧板(2)的内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辊筒(3),辊筒(3)的外表面缠绕有传送带(4),底板(1)顶部的右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底板(1)顶部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腔活动安装有滑板(7),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8),横板(8)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右检测柱(9),底板(1)的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块(10),驱动块(10)的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柱(11),侧板(2)和横板(8)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侧柱(12),侧柱(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3),侧板(2)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左检测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5)通过导线分别与所有辊筒(3)和驱动块(10)电性连接,所有辊筒(3)均匀分布在侧板(2)内腔的左侧,控制面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7)内腔横截面的形状与滑槽(6)内腔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未工作时滑板(7)左侧与滑槽(6)内腔左侧之间的距离与未工作时左侧侧柱(12)与右侧侧柱(1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军占浩东吴茂念郑博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玖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