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催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过渡金属和氮共掺杂碳催化剂(m-n-c)因其显著活性、稳定性及可控的成本,有望作为替代商业pt/c催化剂的候选者,实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其中双原子催化剂种类丰富,其活性中心可调节,并且相比单原子催化剂有更高的活性位点密度,被广泛研究。通常,过渡金属原子需要通过强相互作用锚定在支撑基板上,以稳定这些具有高表面自由能的原子,避免聚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节点和多功能有机连接剂组装而成的材料,已成为合成m-n-c催化剂最有前途的载体和前体之一。尽管以mofs为载体研究的双原子催化剂有很多,但尚有极具潜力的双原子催化剂待被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该材料具有导电性强、活性显著、稳定性高和成本可控的优势,特别适合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作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使用。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锰、钌和氮共掺杂碳材料,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材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材料,其中,M1和M2的原子间距为0.21-0.25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材料,其中,该材料具有菱形十二面体形貌。
5.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锰、钌和氮共掺杂碳材料,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材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材料,其中,m1和m2的原子间距为0.21-0.25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材料,其中,该材料具有菱形十二面体形貌。
5.一种双金属原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中华,栗丛丛,于海峰,雷伊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