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954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螺纹杆体、两个钢垫板、自由张拉段、锚固段、钻头、侧锚杆、钢筋环、防腐波纹管、两个通孔、导向柱、高强弹簧、两个安装环和支撑杆;所述自由张拉段和锚固段分别位于所述螺纹杆体的上部和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段式施工,先对螺纹杆体的自由张拉段和锚固段进行施工固定,然后对预应力零部件进行安装固定,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而且在多个高强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可以对混凝土基层施加足够大的预应力,通过侧锚杆和支撑杆的配合,可以增加锚固段与基岩的握裹力,进而将锚固段牢牢固定在基岩内,以增强螺纹杆体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杆及施工方法,具体为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发展,伴随着地下室空间开发利用的增多,基坑深度越来越深,而针对地下室空间广、水位波动较大、水位较高情况,为防止地下室结构上浮,经常于地下室底板增设抗浮锚杆。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

2、抗浮锚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能承受拉力,受力为自顶部向底部传递,锚杆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抗浮锚杆在使用时,需要在基岩内打孔,然后将锚杆底部的锚固段与岩基通过灌浆的方式进行固定,但当建筑物受到上浮力时,会出现锚杆的锚固段与基岩连接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影响锚杆的使用效果,为此,提出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包括主体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1)包括螺纹杆体(11)、两个钢垫板(13)、自由张拉段(14)、锚固段(15)、钻头(16)、侧锚杆(17)、钢筋环(18)、防腐波纹管(19)、两个通孔(20)、导向柱(21)、高强弹簧(22)、两个安装环(25)和支撑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孔(20)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包括主体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1)包括螺纹杆体(11)、两个钢垫板(13)、自由张拉段(14)、锚固段(15)、钻头(16)、侧锚杆(17)、钢筋环(18)、防腐波纹管(19)、两个通孔(20)、导向柱(21)、高强弹簧(22)、两个安装环(25)和支撑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孔(20)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1)的一端对称焊接于一个所述钢垫板(13)的上表面,另一个所述钢垫板(13)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21)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22)的两端对称焊接于两个所述钢垫板(13)的相邻面,所述螺母(12)的下表面贴合于位于上方的一个所述钢垫板(13)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力型抗浮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玉平王祥王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