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系统、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及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934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系统、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及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该切换方法包括:在储能变流器工作于跟网模式时,实时获取第一切换指令;第一切换指令包括由跟网模式切换为构网模式的指令;在获取到第一切换指令时,储能变流器在跟网模式时的第一参数,确定构网模式的预同步信号;第一参数至少包括虚拟阻抗;预同步信号至少包括同步角、电流控制环参考初始值、调制电压初始值和电压控制环参考初始值;根据预同步信号,将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由跟网模式切换为构网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环路设计的灵活性,兼顾不同模式下的电能质量,有利于提高并网稳定性,改善控制模式切换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减小切换过程中的功率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系统、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及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


技术介绍

1、储能变流器系统是负责实现电池和电网之间能量双向转换的设备,在响应电网调度、平抑功率波动、离网供电等应用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2、储能变流器系统的控制模式分为跟网控制和构网控制。跟网控制模式在强网条件下特性稳定,但在弱网条件下稳定性较差。构网控制模式在弱网条件下稳定性更强,但存在功率调节速度慢、强网条件下稳定性差等不足,因此跟网/构网混合控制的模式将有助于结合两者的优点,改善储能变流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并网特性。

3、然而,现有的储能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存在如下问题:1)跟网模式向构网模式切换时未包含虚拟阻抗,因此构网工作时功率耦合作用较大,不利于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2)现有技术采用的预同步方案需要引入积分器,并额外调节控制参数,导致储能变流器系统的复杂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系统、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及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在所述跟网模式时的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构网模式的预同步信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跟网锁相环的角度值、功率指令和网侧电压幅值;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同步角和所述电流控制环参考初始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跟网锁相环的网侧电压幅值和调制电压;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同步角,确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在所述跟网模式时的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构网模式的预同步信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跟网锁相环的角度值、功率指令和网侧电压幅值;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同步角和所述电流控制环参考初始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跟网锁相环的网侧电压幅值和调制电压;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同步角,确定所述调制电压初始值和所述电压控制环参考初始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阻抗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滤波阻抗和电网的强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同步信号,将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由所述跟网模式切换为所述构网模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山峰刘方诚李秋林何龙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光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