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加工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发展,自动化生产线逐步在制造业中得到应用,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自动线是用于生产批量件,是因为批量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换型换模频次极低,工艺标准化程度高。
2、但是,有一些行业的机加工零部件大多都是单散非标件,几乎每一件结构和造型、尺寸都不一样,工件几乎没有通用性和互换性,由于单散非标件的特性,将单散非标件放置在自动线产线上进行生产安装,会使得自动线需要在自动线的线内或线外频繁换模,同时也需要大量安装、夹位校正、加工调试的时间,且不易定位单散非标件,容易造成自动线的停线或待机,使得生产单散非标件的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机加工定位装置,以提升对单散非标件的自动线的生产效率。
2、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机加工定位装置例如包括:托盘;机械手适配器,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一侧上、且与所述托盘连接;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加工定位装置(1)还包括装夹工装(40),所述装夹工装(40)设置在所述托盘(20)远离所述定位部(30)的一端上、且所述装夹工装(40)分别与所述销孔(22)和所述螺纹孔(2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装(40)为燕尾工装(50),所述燕尾工装(50)包括第一固定座(501)和燕尾装夹头(502),所述第一固定座(501)与所述托盘(20)可拆卸连接,所述燕尾装夹头(5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加工定位装置(1)还包括装夹工装(40),所述装夹工装(40)设置在所述托盘(20)远离所述定位部(30)的一端上、且所述装夹工装(40)分别与所述销孔(22)和所述螺纹孔(2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装(40)为燕尾工装(50),所述燕尾工装(50)包括第一固定座(501)和燕尾装夹头(502),所述第一固定座(501)与所述托盘(20)可拆卸连接,所述燕尾装夹头(50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501)远离所述托盘(20)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燕尾装夹头(502)上设置有装夹凹槽(503),所述装夹凹槽(503)用于装夹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凹槽(503)的槽宽为25-1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工装(50)包括第一燕尾工装(51)和第二燕尾工装(52),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和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均设置在所述托盘(20)上,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和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间隔排列、且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和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设置在同一排所述刻度线(21)上;其中,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和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的装夹凹槽(503)的槽宽为1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加工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工装(50)包括第一燕尾工装(51)、第二燕尾工装(52)、第三燕尾工装(53)和第四燕尾工装(54),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所述第三燕尾工装(53)和所述第四燕尾工装(54)均设置在所述托盘(20)上,所述第一燕尾工装(51)和所述第二燕尾工装(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庆,万长江,王应,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