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教学的,尤其涉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适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与实时反馈效率。
技术介绍
1、现有课堂教学交互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
2、1、单向通信为主:传统系统依赖教师单向输出,学生需通过举手或固定终端提问,效率低且易打断教学节奏;
3、2、智能化不足:现有智能问答系统多基于预设知识库或简单语义匹配,无法深度理解复杂问题,且缺乏多模态数据(语音、文本、手势)的融合处理能力;
4、3、实时性差:多数系统采用云端llm推理,延迟高,难以满足课堂即时交互需求;
5、4、反馈机制缺失:无法根据学生实时状态(如困惑度、参与度)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架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LLM及多模态融合模块实现本地化实时推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优先级评分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学生困惑度检测,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架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能交互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llm及多模态融合模块实现本地化实时推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教学实时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李占超,周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九图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