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75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34
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及装置,涉及软包电池的DCIR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设置有球座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导电杆,导电杆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球座内的球头,导电杆的顶部位于支撑板上方且通过传输线与检测仪电性连接,导电杆的底端穿过球头伸入支撑板的下方,且该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软包电池的电极相接触的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因传输线拉动造成检测头受力变形,保证检测装置能够顺利对软包电池进行DCIR检测,提高了软包电池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包电池的dcir检测,具体的说是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软包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软包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电池性能的精确检测与评估方面,其中,直流内阻作为衡量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电池的功率特性、热管理及寿命预测,因此对软包电池进行准确、高效的dcir检测至关重要。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检测头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推动检测头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对应接触,在检测头或探针移动过程中,与检测头连接的传输线因与设备其他部件接触,使传输线拉动检测头,进而使检测头受力造成检测头弯折,当检测头移动至工作位置后无法复位,进而无法对电池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传输线拉动造成检测头受力弯折变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避免因传输线拉动造成检测头受力变形,保证检测装置能够顺利对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有球座(302)的支撑板(3)和设置在支撑板(3)上的导电杆(1),导电杆(1)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球座(302)内的球头(103),导电杆(1)的顶部位于支撑板(3)上方且通过传输线与检测仪电性连接,导电杆(1)的底端穿过球头(103)伸入支撑板(3)的下方,且导电杆(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软包电池(5)的电极(501)相接触的连接部(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1)的顶部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导电杆(1)顶部设置有两个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压紧螺母(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有球座(302)的支撑板(3)和设置在支撑板(3)上的导电杆(1),导电杆(1)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球座(302)内的球头(103),导电杆(1)的顶部位于支撑板(3)上方且通过传输线与检测仪电性连接,导电杆(1)的底端穿过球头(103)伸入支撑板(3)的下方,且导电杆(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软包电池(5)的电极(501)相接触的连接部(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1)的顶部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导电杆(1)顶部设置有两个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压紧螺母(101),两个压紧螺母(101)之间形成用于固定传输线的压紧区(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母(101)靠近另外一个压紧螺母(101)的一侧设置有垫片(1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301),球座(302)位于安装孔(301)内且球座(302)外侧壁与安装孔(301)内侧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可受力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03),导向块(303)上开设有供导电杆(1)穿过的穿孔,且导电杆(1)外侧壁和穿孔内侧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6.一种软包电池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检测台和用于夹持软包电池(5)的夹持单元(7),检测台上设置有两组与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伟刘文彪马凤霞郭冲冲潘永威张飞程元喜张江涛裴震
申请(专利权)人:晖耀激光科技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