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海水质综合治理是应对陆源污染、富营养化及海洋生态退化的重要课题。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区域水质改善领域,其核心在于模拟自然湿地功能,通过植物、微生物与基质的协同作用净化水体。近海人工湿地系统通常构建于海岸带过渡区,利用耐盐植物(如芦苇、碱蓬)的根系富集作用,结合填料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形成多级净化屏障。潮汐动力条件被纳入设计考量,通过水位调控强化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染物去除效率。通常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水质处理,主要包括植物层(覆盖层和植物根系层)、填料层(主处理层、过渡层和防渗层)和集排水层。
2、受月球引力影响,近海区域每日发生两次周期性涨落潮(半日潮),高潮时海水水位可超过人工湿地出水口设计高程,台风或低压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可短时间内抬升海平面(如东海沿岸风暴潮增水可达3-5米),与天文大潮叠加时,出水口外部水位急剧上升,形成反向水压梯度。从而海水通过出水口堰门、管道或溢流槽逆向流入人工湿地内部,倒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植物层(8)、填料层(6)和集排水层(5),基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基座(1)内部开有与出水口(3)对应的抬升腔(9),抬升腔(9)内部滑动配合有配重块(10),出水口(3)位于配重块(10)的运动轨迹内,且配重块(10)将抬升腔(9)从上至下分隔为排水仓和液压仓(12),基座(1)底部开有若干与液压仓(12)连通的平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组件均包括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植物层(8)、填料层(6)和集排水层(5),基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基座(1)内部开有与出水口(3)对应的抬升腔(9),抬升腔(9)内部滑动配合有配重块(10),出水口(3)位于配重块(10)的运动轨迹内,且配重块(10)将抬升腔(9)从上至下分隔为排水仓和液压仓(12),基座(1)底部开有若干与液压仓(12)连通的平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组件均包括设置于集排水层(5)内的反冲管(13),反冲管(13)表面均开有若干气孔,气腔(14)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气腔(14)内部气压平衡的平衡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13)为环形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组件均包括设置于气腔(14)内壁的平衡通道,平衡通道内均设置有单向阀(15),且当升降柱(20)上升时单向阀(15)关闭,反之则单向阀(15)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组件均包括设置于基座(1)内部的摆动腔(16),摆动腔(16)内均转动连接有齿轮(19),齿轮(19)均与齿牙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峻,丁伟,彭希健,尹璐,余丽丽,徐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