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689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基座内部开有与出水口对应的抬升腔,抬升腔内部滑动配合有配重块;配重块顶端对称一体成型有升降柱,基座内部对称设置有气腔,两升降柱顶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气腔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气腔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将气腔内的气体输送至集排水层的通气组件;升降柱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若干齿牙,齿牙啮合均有用于产生周期性地弧形摆动的摆动组件;填料层内嵌入有振动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近海的潮汐能,实现排水口自适应性启闭,同时对基座内部的过滤填料产生交替剪切力,降低填料长时间工作后板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海水质综合治理是应对陆源污染、富营养化及海洋生态退化的重要课题。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区域水质改善领域,其核心在于模拟自然湿地功能,通过植物、微生物与基质的协同作用净化水体。近海人工湿地系统通常构建于海岸带过渡区,利用耐盐植物(如芦苇、碱蓬)的根系富集作用,结合填料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形成多级净化屏障。潮汐动力条件被纳入设计考量,通过水位调控强化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染物去除效率。通常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水质处理,主要包括植物层(覆盖层和植物根系层)、填料层(主处理层、过渡层和防渗层)和集排水层。

2、受月球引力影响,近海区域每日发生两次周期性涨落潮(半日潮),高潮时海水水位可超过人工湿地出水口设计高程,台风或低压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可短时间内抬升海平面(如东海沿岸风暴潮增水可达3-5米),与天文大潮叠加时,出水口外部水位急剧上升,形成反向水压梯度。从而海水通过出水口堰门、管道或溢流槽逆向流入人工湿地内部,倒灌海水携带近海沉积物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植物层(8)、填料层(6)和集排水层(5),基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基座(1)内部开有与出水口(3)对应的抬升腔(9),抬升腔(9)内部滑动配合有配重块(10),出水口(3)位于配重块(10)的运动轨迹内,且配重块(10)将抬升腔(9)从上至下分隔为排水仓和液压仓(12),基座(1)底部开有若干与液压仓(12)连通的平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组件均包括设置于集排水层(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植物层(8)、填料层(6)和集排水层(5),基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基座(1)内部开有与出水口(3)对应的抬升腔(9),抬升腔(9)内部滑动配合有配重块(10),出水口(3)位于配重块(10)的运动轨迹内,且配重块(10)将抬升腔(9)从上至下分隔为排水仓和液压仓(12),基座(1)底部开有若干与液压仓(12)连通的平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组件均包括设置于集排水层(5)内的反冲管(13),反冲管(13)表面均开有若干气孔,气腔(14)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气腔(14)内部气压平衡的平衡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13)为环形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组件均包括设置于气腔(14)内壁的平衡通道,平衡通道内均设置有单向阀(15),且当升降柱(20)上升时单向阀(15)关闭,反之则单向阀(15)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人工湿地技术的近海水质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组件均包括设置于基座(1)内部的摆动腔(16),摆动腔(16)内均转动连接有齿轮(19),齿轮(19)均与齿牙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峻丁伟彭希健尹璐余丽丽徐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