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688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4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包括编写打印路径程序并准备打印材料、打印基底的处理、柔性微细纤维的打印。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利用高速气流对熔融聚合物产生切向力使材料拉伸变形,从而实现不同熔融聚合物材料快速纤维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3d打印,具体涉及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能够利用高速气流对熔融聚合物产生切向力使材料拉伸变形,从而实现不同熔融聚合物材料快速纤维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细纤维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异的特性而逐渐被研究人员开发并用于电池、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近年来,微细纤维与不断被开发利用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材料相结合,为许多生物医疗以及环境方向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解决途径。

2、目前所制备得到的神经导管支架尺寸有限制,不能过细。支架的机械性能不佳,柔韧性不好,容易受到损坏而产生塌陷等问题。

3、本申请在制备柔性纤维的同时,解决制备神经导管支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制备微细纤维的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基底为管状打印基底,用于打印管状生物支架;所述管状打印基底穿设在旋转轴工作台的旋转轴上,打印结束,取出管状打印基底,得到管状生物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包括底板、轴承、固定支架、旋转电机、三爪卡盘以及顶针组成,所述固定支架为两个,相对设置于底板上,其中一个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基底为管状打印基底,用于打印管状生物支架;所述管状打印基底穿设在旋转轴工作台的旋转轴上,打印结束,取出管状打印基底,得到管状生物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包括底板、轴承、固定支架、旋转电机、三爪卡盘以及顶针组成,所述固定支架为两个,相对设置于底板上,其中一个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三爪卡盘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配合,另一个固定支架上安装有与三爪卡盘相对设置的顶针,用来对齐和固定管状打印基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料筒温度维持大于聚合物材料熔点的温度并保温,降低聚合物分子链长度,使得材料的黏性降低,利于连续喷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熔融聚合物制备柔性微细纤维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供料气压阀和气流气压阀压力的大小以及温度和喷射距离,得到具有不同丝径和孔隙率的微细纤维,可以实现对微观结构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场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明王萌杰张栋梁兰红波宋道森段培开王乙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