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涉及一种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是决定车辆性能的关键部件,对电池包能量密度和热安全性的追求推动着电池包设计的不断迭代。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从传统的电芯-模组-电池包(cell-module-pack,cmp)到电芯-模组(cell-to-pack,ctp)设计,节约了模组的空间和重量;电芯倒置技术将正立方案中极柱上方用于绝缘片等部件的空间与电芯底部缓冲空间合二为一,在高度方向上降低5~10mm,实现了空间利用率的提升。电芯壳体通常由金属材料或铝塑膜制成,在成本上占了很大比重,作为进一步提升集成密度的方案,专利cn212517324u提出了从芯体直接到模组(jellyroll-to-module简称jtm)的设计方案,省略了电芯壳体。但是该方案没有给出具体的热管理结构设计,而专利cn221614021u提出了一种将液冷板融入电池包底板的设计,说明将热管理部件纳入电池包设计考虑,也是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可行方案。在热管理以及热安全设计上,经历了空冷,液冷并逐步向气-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箱体(1)以及设置于电池包箱体(1)内的冷凝板(3)、热-结构体(2)、支撑肋(5)、电池包箱体(1)及芯体总成(4);芯体总成(4)包括正极(4-2)、负极(4-5)、防爆阀(4-4)及若干芯体盖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烟气导流槽(8)内的烟气导流通道(8-1)的出口与电池包箱体(1)上的烟气导流接口(1-2)相连,防爆阀(4-4)正对烟气导流槽(8)上的防爆阀接口(8-2),电极连接片(6)连接于正极(4-2)与负极(4-5)之间,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箱体(1)以及设置于电池包箱体(1)内的冷凝板(3)、热-结构体(2)、支撑肋(5)、电池包箱体(1)及芯体总成(4);芯体总成(4)包括正极(4-2)、负极(4-5)、防爆阀(4-4)及若干芯体盖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烟气导流槽(8)内的烟气导流通道(8-1)的出口与电池包箱体(1)上的烟气导流接口(1-2)相连,防爆阀(4-4)正对烟气导流槽(8)上的防爆阀接口(8-2),电极连接片(6)连接于正极(4-2)与负极(4-5)之间,信号采集线(7)与正极(4-2)及负极(4-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工质腔(2-1)的开口朝上,芯体腔(2-2)的开口朝下,工质腔(2-1)上的开口与冷凝板(3)相连,使工质腔(2-1)被密封,芯体腔(2-2)上的开口与芯体盖板(4-3)相连,使芯体腔(2-2)被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芯体(4-1)采用缠绕或者叠片工艺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相变热-结构一体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芯体腔(2-2)的侧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