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652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涉及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自适应第一硅胶板形变进行双向滑动的移动单元、用以配合调节单元对第一硅胶板进行适配不同患者体型的升降单元、用以根据环境温度调节第二硅胶板与手术切口之间距离的调节单元以及用于配合第二硅胶板形变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的夹持单元,所述第二硅胶板底部固定有多个防止患者产生压疮的橡胶垫。本发明专利技术当患者的体位变化由平躺转变为侧卧时带动第一硅胶板和第二硅胶板产生形变,第一硅胶板形变通过升降板拉动两个固定架双向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架双向移动,使得第一硅胶板更贴合患者侧卧时的姿势,防止被子与防压装置间形成大面积的漏风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肝脏和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的核心器官,不仅承担着解毒、代谢、分泌胆汁等重要生理功能,还与免疫调节、凝血机制等密切相关,肝胆疾病在医学上属于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特点,且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肝胆外科手术(如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胆囊摘除等)是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由于手术切口通常位于右上腹或肋缘下,患者在卧床休息、盖被或翻身时,极易因外力压迫导致手术切口疼痛、出血甚至裂开,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纱布覆盖和简易防压装置(如泡沫垫、支架等)进行防护,但这类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无法提供全面、动态的保护,仍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2、传统的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多采用中空框架设计,当被子覆盖时,由于缺乏均匀支撑,中部易塌陷,反而压迫手术切口,增加疼痛和感染风险,且大多防压保护装置无法适应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平躺和翻身侧卧的两种状态,仅适用于睡姿较好的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包括弹性垫(1)、对被子进行支撑的第一硅胶板(4)以及可调节高度的第二硅胶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适应第一硅胶板(4)形变进行双向滑动的移动单元、用以配合调节单元使防压装置适配不同患者体型的升降单元、用以根据环境温度调节第二硅胶板(6)与手术切口之间距离的调节单元以及用于配合第二硅胶板(6)形变对引流管进行自适应固定的夹持单元,所述第二硅胶板(6)底部固定有多个防止患者产生压疮的橡胶垫(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固定柱(201),所述固定柱(201)设置于弹性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包括弹性垫(1)、对被子进行支撑的第一硅胶板(4)以及可调节高度的第二硅胶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适应第一硅胶板(4)形变进行双向滑动的移动单元、用以配合调节单元使防压装置适配不同患者体型的升降单元、用以根据环境温度调节第二硅胶板(6)与手术切口之间距离的调节单元以及用于配合第二硅胶板(6)形变对引流管进行自适应固定的夹持单元,所述第二硅胶板(6)底部固定有多个防止患者产生压疮的橡胶垫(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固定柱(201),所述固定柱(201)设置于弹性垫(1)内部底端,所述固定柱(201)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2),所述转动板(202)底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板(203),每个所述连接板(203)顶端皆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滑动架(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204)和弹性垫(1)皆开设有配合引流管固定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固定架(301),所述固定架(301)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02),且固定架(301)内部两侧开设有对升降板(302)滑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升降板(302)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03),且第一转动杆(303)贯穿固定架(301),所述第一转动杆(303)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用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1)底端与滑动架(20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陈玺范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