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锂电池。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圆柱电池通常采用圆柱形的钢壳进行封装,裸电芯制作采用卷绕工艺形成圆柱形的卷芯,盖帽位于电池的顶部并与卷芯中的正极通过正极集流盘连接,钢壳的与卷芯中的负极通过负极集流盘连接。
2、首先,对于钢壳来说,在卷芯入壳的前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塑性加工,包括缩径、滚槽以及封口等,以在钢壳最终封口后,在封口处压缩形成一封口结构。然而,由于封口结构的尺寸设计不合理,导致圆柱锂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受限。
3、此外,现有的用于圆柱锂电池的正极集流盘,由盘体和尾体组成,其中盘体用于与卷芯极组连接,尾体弯折后与盖帽连接。盘体的存在会阻碍电解液渗透效率,一般可以选择在盘体外周开孔,以改善电解液的渗透效果,但是外周的开孔可能会被包胶堵住,导致改善效果有限。此外,如果开孔比例过大,亦会导致盘体缺乏足够有效的可焊接区域,影响焊接效果。因此,如何能在保证正极集流盘具有更好的电解液的渗透效果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实现更好的焊接效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4、再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盖帽(120)、正极集流盘(130)、卷芯(140)及负极集流盘(150),所述卷芯(140)的正极端(141)通过所述正极集流盘(130)与所述盖帽(120)连接,所述卷芯(140)的负极端(142)通过所述负极集流盘(150)与所述外壳(110)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1121)包括朝向所述外壳(110)中心延伸的第一壁部(1121a)及第二壁部(1121b),所述缩颈部(112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壁部(1121a)和所述第二壁部(1121b)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盖帽(120)、正极集流盘(130)、卷芯(140)及负极集流盘(150),所述卷芯(140)的正极端(141)通过所述正极集流盘(130)与所述盖帽(120)连接,所述卷芯(140)的负极端(142)通过所述负极集流盘(150)与所述外壳(110)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1121)包括朝向所述外壳(110)中心延伸的第一壁部(1121a)及第二壁部(1121b),所述缩颈部(112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壁部(1121a)和所述第二壁部(1121b)的连接部(1121c),所述第一壁部(1121a)、所述第二壁部(1121b)和所述连接部(1121c)的外表面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缩颈槽(1123),且所述第一壁部(1121a)和所述第二壁部(1121b)均与所述壳底(111)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以所述第一壁部(1121a)与所述壳底(111)的夹角、所述第二壁部(1121b)与所述壳底(111)的夹角中相对较大者为α,满足:α<10°;以所述垫高平台(152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151)的表面的高度差为h4,所述负极集流盘(150)的厚度为t3,满足:h4/t3=18%~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夹角α满足:1°<α<5°,且以所述缩颈槽(1123)在径向方向的深度为h3,以所述外壳(110)的外径为d1,满足:h3/d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电池,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缩颈部(1121)的最小壁厚为t1,所述侧壁(112)的壁厚为t2,满足:t1=0.1mm~0.2mm,且t1/t2≥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陆拯辉,王驰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